忆艰苦朴素的好总理——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三十周年

  • 发布日期: 2006-04-04

  解放初,我们中央食品工业科研所距轻工业部很近,故部中有重要报告会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可派几个人前往参加,我曾听过周总理时事报告及我们的国策两三次,对他的言容面貌及报告内容印象很深。他总是穿着一身旧中山服,脚穿一双两节头的老式黑皮鞋,作报告时戴着玳瑁色的近视镜,每到要参看有关文件时要摘下这副眼镜换上放在讲台上的黑边老花镜,看完后再摘下这老花镜又换上近视镜,他每次报告大约两个小时,其间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来回更换眼镜五六次,动作还算迅速利索。

  解放初期我们还没有和日本建交,而日本商人及商社部不停地派人及组团前来我国参观访问,洽谈生意,由于我国那阵子刚刚办完公私合营,大公司也仅刚搭好了架子,对外界商情知之甚少,在外贸洽谈中往往仅听他们一面之词,往往吃亏上当而不自知,工作上非常被动,那时又逢全国大鸣大放快要结束了,周总理毅然决定国务院派出首个由当时四个部合组的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访日代表团”出去回访,并从食品所中抽调我担当该团的技术顾问,1957年秋末临出发前周总理托我在返程中代他购置几件小电器,并亲笔用英文流利地开出产品规格和数量。一种是他自己身边用的挂在钥匙串上微型手电筒中所用的微型小电池,仅买两节仅够一次装用,这是他入睡后半夜醒来考虑到每件事起来开抽屉翻看文件时所用,另外托我还代买两块耳聋助听器中所用微型B电池,这些都是当时我国还不能自行生产制造的,因B电池是要赠送郭沫若同志的,因只送人嘛,也仅购两块,由此看来他是多么节省而办事又很得体。
 
  有一年我有幸去中南海西华厅参观周总理夫妇故居。他们俩口仅住南海边岸上的三间中式老房,办公、待客、吃饭及卧室等都包括在内了。在他卧室中也摆有一台办公桌,在桌上陈列了他平时常穿着的白布衫衣,领口及两袖口处都有用手工织缀的白色线条。在他们卧室边处衣架上挂有他晚上穿用的旧毛巾料睡衣,除领口上有缝补的痕迹外,在左边口袋被拆下了,而在右手肘下被磨损处加上了一块四四方方的老补丁,手工并不太高明,显然这仍是人工操作,定是那大姐的杰作了,令所有翻看参观到的人无不十分感动不已,肃然起敬。
 
  九年前我又曾去延安参观瞻仰革命圣地,在枣园看到1943年以前我们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办公的并列窑洞,计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及张闻天六个人的办公兼卧室的内边打通的双窑洞,内中格式都差不多,大同而小异,我们仔细地参观了周总理的窑洞,在左窑右手开有窑门,进门后见左手大格窗后放一大旧式办公桌椅,身后即窑中央有一矮小四方桌及四把小矮凳,这是他们招待客人或开小会的用桌,北角上放一旧式木质洗脸盆架,盆是用铜片敲打出来的,肥皂是黄色洗衣皂,毛巾是当地自织的牙色厚织品。其他别无长物,靠洞左侧掏开一个窑门,通向了卧室,一进门放着一个统一制作的大双人床,床后正面墙上悬有一幅当年周总理夫妇的12寸合影,时间久了有些发黄,床的北边有一箱架,下面是一只大木箱,上边是周总理早年留学法国时所用过的旧皮箱,在箱架东西的地上还放有一台他们夫妇当年在大生产时所用的旧式手摇纺线车,他们白天忙乎了一天,晚上还要抽时间在油灯下纺棉线,使人看了不觉潸然泪下。

  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人们施行节约创建节约型社会,现在年轻一代幸福的小青年学子们也真要掂量一下,我们这十三亿多人口的现实情况,适可而止不要过于铺张浪费了。

  附:校友郭成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