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矿玲

  • 发布日期: 2015-07-14

                   百姓的事情放不下

             ——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礼泉县委书记孙矿玲

孙矿玲和农村、农业、农民很有缘分——1988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她,农村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熟悉“三农”工作是她的优势,同农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是她最看重的事。

“干旱时一下雨我就高兴,感觉那是老天给农民兄弟‘发奖金’;防汛时一下雨我就发愁,总担心山区群众会遭受灾害。”孙矿玲说,礼泉县北部旱腰带地区19万群众的冷暖安危是她最大的牵挂。 “想着困难群众,心就无比柔软” 礼泉县虽然不是贫困县,但北部旱腰带地区原高沟深、交通不便、水源缺乏,有的年份农民一年忙到头却收入微薄,全县9万多名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此。从2006年7月调任礼泉县县长起,北部旱腰带地区的发展就成了孙矿玲最大的“心病”。 调研中发现的情况,让孙矿玲感到触目惊心:有的群众居住在危窑破房,有些村民一直吃的是窖水,好多村子的道路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建陵镇西洼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军说:“缺水是我们这里祖祖辈辈最大的问题,啥时候不再吃窖水了,啥时候旱地变成水浇地了,群众的日子就有奔头了。”这一席话让孙矿玲沉思良久,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急切的用水问题。 当天回去后,孙矿玲连夜召开协调会,研究如何才能破解“水荒”的问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很快就确定了探明地下水、建设机井群、推行节水化、引水进农家的思路,制定了全县农村集中连片供水的饮水工程建设推进计划。近年来,礼泉县已先后投资34.24亿元,实施民生项目369项,先后解决了38.7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造提升通村公路968公里,建设保障房2856套,彻底改善了旱腰带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群众不仅要住得好,还要富起来。礼泉县是全省苹果规模化种植最早的县,但果树老化、品质下滑、效益不佳。“民要富,优果业”,孙矿玲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北优果、中杂果、南早熟、建园区、促转型”的果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一手抓品种更新换代、一手抓果业经济组织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能人大户的带动作用,加速形成了“产、供、销、储、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别在旱腰带地区汲取农民智慧,引导发展红提、石榴等特色耐旱经济作物,使“干旱”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得天独厚的“资源”,不仅让群众多挣了票子,也让北部旱塬盖上了绿色“被子”,曾经的旱腰带摇身一变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腰带。 现如今,礼泉的优果率已经达到7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五年前的5069元增加到10815元,翻了一番还多。 “谋发展,就是要干更多的事” 孙矿玲在县长、书记的位子上忙忙碌碌,一干就是13年。有朋友笑她“职位不升、劲头不减”。孙矿玲认真地回答:“10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50多万群众的信任,这个平台够大了,我有太多的事情还没做好。” 礼泉县是个传统农业县,孙矿玲敏锐地提出“县要强、抓工业”。她不遗余力地一手抓本地企业培养,多次为中小企业跑贷款、争扶持、解难题,提供“保姆式”服务;一手抓招商引资,多次带队叩门招商。针对礼泉烟霞镇北部方山山系石灰石资源丰富,当地小水泥企业又亟待关停的实际,孙矿玲三到安徽,登门拜访海螺水泥“叩门招商”,主动介绍礼泉的投资环境、服务政策、市场前景,最终成功将这家全国最大的水泥企业引入礼泉。现在,礼泉县食品工业园、建材工业园、环保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四大园区建设阔步前行,全县工业总产值从53.5亿元增长到118.4亿元,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80%以上。 “商要活、抓旅游”,是孙矿玲为县域经济发展开出的另一张“处方”。她提出要“一三结合、两轮驱动”,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当时很多人认为礼泉是农业县,搞乡村旅游是“不务正业”。孙矿玲耐心解释:“旅游产业发展一定要有特色,独辟蹊径就能创出品牌。”很快,作为全县示范点的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就开门迎客,经过8年的持续提升,一跃成为全省乡村旅游新热点,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达610万人次。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全县餐饮、住宿、商贸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业兴而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整肃干部作风的“三板斧” 县委书记不光是县级领导班子的“班长”,更是全县抓党建、管干部、转作风的“第一责任人”,孙矿玲一直对此高度重视。2011年8月任礼泉县委书记后,她下决心要治理全县干部庸懒散之风,带出一支群众认可的干部队伍。 按照“治庸治懒治散、问事问责问效”的思路,孙矿玲首先从核定干部“三龄一历”入手,核查出年龄、工龄、党龄和学历有问题的干部100多人并严肃纠正,让广大党员干部看到了县委开展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全县90多个县直部门和乡镇实行了上下班指纹签到制,杜绝了干部迟到、早退和溜岗现象,使“守规矩”进一步成为党员干部的共识。 针对行政和事业岗位超编严重的问题,孙矿玲采取的是“述职+测评+实绩考核”的办法,按照综合成绩对干部进行好、中、差三个等次的“排队”,差等次的干部在核编时首先作为超编人员对待。一些上班不干事、干事不认真的干部一下子吃了苦头,对此叫苦不迭,认为“矫枉过正”了,甚至还闹起了情绪。孙矿玲坚持原则不动摇、顶住压力不松劲,认为干部“闹心”以后才能静心工作,这下子给了许多干部以压力,也让干部风气为之一改、一振,让岗位出业绩成为一种工作的导向。 孙矿玲的“招”还没用完。她又在干部中开展了“全员培训、以考促学”活动,通过考试成绩排序和列入目标责任考核范畴的方式,倒逼干部主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岗位技能知识,学习为民服务方式方法。在随后举行的县级领导干部“以考促学”笔试中,孙矿玲以99分的最高分名列前茅,体现了“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 “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这些都是县委书记的本职工作。”孙矿玲说,自己一定会以身作则,敢于担当,不负重托,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继续努力。   

                                                                                                  (摘自《陕西日报》   2015年0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