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基

  • 发布日期: 2014-12-02

 

梁增基:一个有“粮”心的科学家 眼前的这位耄耋老人,消瘦、黝黑却精神矍铄,说着一口粤语味浓重的普通话,明亮的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多少个盛夏时节,他和助手在热得像蒸笼一般的试验田里,一坐就是整整一天。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若不在家,就在试验田;若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冬天,他蜷缩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分析数据,冻得浑身哆嗦;夏天,他奔走在无边的麦田之间实地操作,汗湿衣衫。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懈怠。 当组织上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的回答却是“希望能分配个大学生充实育种团队,延续渭北旱塬育种事业。” 这就是那个扎根黄土地育种53年的岭南人吗? 这就是那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社会创造40亿财富却依然安居陋室的人吗? 这就是那个为了一个简单而又崇高的使命,在旱塬上穷尽青春年华的人吗? 他就是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百姓们说:老梁让我们吃上了白面馍 听说要采访梁增基,长武县的许多农民都赶来,把对他的感激之情一吐为快:洪家镇姜曹村的鱼长有回忆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武各种粮食作物产量普遍很低,小麦产量最低,那时候连高粱玉米都填不饱肚子,能吃上白馍白面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可过了几年,突然发现,自家屋里竟然天天顿顿吃上了麦面。原来县上来了一位叫梁增基的农业专家,培育出了新麦种子,亩产150多公斤呢,今后只要有老梁这个“大救星”在,咱就不怕吃不上白面馍! 1961年,年仅27岁的广东高州青年梁增基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来到偏远贫穷的长武县。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条三条腿板凳和一张没有席片的土炕。没有通电,要点煤油灯办公,冬季睡土炕、穿棉袄。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惊呆了这位广东鱼米之乡的汉子。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六十年代的渭北,耕地大部分种植小麦,但冻、旱、涝、锈、倒、黄矮病等时常发生,导致种植的小麦秆如茅草,穗如蝇头,亩产不过30多公斤。面对渭北旱塬的贫瘠,他彷徨过,可当看到老百姓小麦不够吃,常年只能啃着高粱面窝窝头、吃着玉米芯和山野菜。遇到青黄不接时,就连路边的树皮都被人剥光了。看到这种光景,他心软了,于是决定留了下来。 种子是农业的根本,育种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需要执著的信念和滴水穿石的坚持。刚开始,缺育种材料,梁增基就函请省市的科研单位寄给他;没劳力,就自己干,突破重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农场借来的二亩地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他把自己的宿舍变成了种子室,桌子上摆满了信封纸袋,屋梁上、墙壁上挂满了麦穗。一切亲自动手,整地划区,拉行开沟,一区区耕作,一粒粒下种;锄草、施肥、防虫,块块立标记,株株建档案;小麦扬花,连日精心选株杂交;收获时,株株过目,精心挑选,仔细分类,单打单收…… 待小麦抽穗扬花时,趁大热天,梁增基一头扎进试验田里,一株株的查看、挑选、记录。就这样,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种一年,选一年,至少培育7年才能稳定成型,试种后才能成功。为了小麦的高产,为了育种的成功,他废寝忘食,常以开水泡馍充饥、以麦苗作伴聊天、以田坎当床打盹,一心扑在育种事业上,连走路脑子里都想着“育种”。 经过无数次的艰难曲折,梁增基终于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让旱原的群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1971年他的两个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全国先进的品种“7125”和“702”终于问世,长武小麦亩产首次超过100公斤。同时全国锈病会议将“7125”确认为全国抗锈品种之一,在北京农展馆特别展出,获得了“陕西省科学大会奖”。杨凌多个同行专家赞誉说:梁增基最大的贡献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道路。 不仅如此,梁增基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村民提高收入。附近村民经常在基地打工挣钱,增加收入。村会计张万玉是老梁的“老员工”,他不仅长期打工,而且一直帮忙推广老梁的新种子。1984年“131”培育成功后,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以每斤1.5元的价钱从梁增基那里只买了2公斤种子,点种了6分地,结果产了100多公斤。梁增基又以每斤1.2元的价钱收了回去,这让张会计尝到了甜头,从此他开始把老梁的麦种子当成宝贝,年年都要试种老梁培育出的新品种。这些年来,不算在梁增基那里打工挣的钱,光卖种子他前前后后就赚了8万多元。像张会计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靠育种村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行们说:他是奇迹的缔造者 在农业专家眼里,老梁总是在创造奇迹——他改变了当地的种植模式,解决了旱地小麦的锈、冻、倒、旱、筋五大难题;他育成的“7125”、“702”、“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长武131”、“长航一号”达到三个国审、四个省审;他培育的小麦品种推广后占到全国旱区9000万亩的25%以上,增产25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 为了亲眼看到参加区试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性状表现,每年小麦收获前夕,他都要到各地的试验田块观摩比对,掌握科学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去年6月8日,80岁的他在短短两天时间里跑遍了陕甘两省17个县市的试验田块,行程1500多公里。今年6月10日,他又去了灵台、宝鸡、岐山、凤翔、千阳、乾县、永寿、麟游等8个县市大田观摩查看,早上4点出发,夜里1点归来,凭着一颗执著的育种心,梁增基一天就跑了近千公里路程。 数十年来,他就像候鸟追赶太阳一般,在西北大地上奔波着、寻觅着。 梁增基特别注重培养小麦育种科研人才,几年来,他将各级奖励他的奖金多半用在科研经费上和购置实验室器材上,希望通过改善科研条件留住人才,使育种工作后继有人;他还拿出一部分工资津贴,用做育种试验奖金,希望大家多出成果;他将实验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中国农科院、中国植保所、陕西农科院、甘肃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十多个科研单位,加速了旱地小麦育种步伐。在他的带领和培养下,小麦育种精英辈出,成果层出不穷。 但梁增基并没有停下追梦的步伐,他一门心思关注着农业生产跨越发展,永远跳动着一颗突破新领域的心。他认为高产仅仅是第一步,吃饱了还要吃好,还要保证单产更高更稳,以便腾出土地发展多种经营,达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同步繁荣。他独创幼嫩种子低温催芽并春化后作夏季自然加代的方法加快育种进程,将本来需十几年也很难完成的工作,仅用8年时间就育成综合性优良、高产、较优质的“长武134”。2001年,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诞生了,种植面积累计超过2500万亩以上。中科院的研究员唐登银看到后说:旱地小麦长得像水地真是个奇迹! 亲人们说:他是铁面无私的“老顽固” 梁增基居住在50平方米的安居房内,走进家门,眼前靠墙边放着一台老式彩电,老式沙发上铺着一条粗布单子,他用的衣柜、书柜都是上世纪80年代留下来的板柜、木头箱子,三两个小木凳摆在客厅。如果不是墙上挂满各种全国、省、市获奖合影照片,记者很难把这个家与为社会贡献40亿财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联系起来。 梁增基的大女儿梁瑞芳告诉记者,本来,父亲不用过得那样拮据,他完全可以把卖小麦种子的钱拿来贴补家用。但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把这些钱当做自己的科研经费,再搞研究。组织上发的奖金,他一分钱也舍不得花,而是一次次地捐出去。2011年,梁增基得到了5万元奖金,当年孙女刚刚考上大学,儿子也刚刚凑钱买了房子,全家人的生活都非常紧张。可梁增基还是把奖金全部捐给县教育局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经粗略估计,近年来他以个人名义共向社会各界捐款达166000多元。 在梁增基看来,国家发着工资,干出点成绩是分内之事。即便得了奖金,也得捐出去,因为奖金本来就是国家的,还应该用于国家。

身处他乡53载,梁增基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乡看看,可50多年过去了他仅回过家三次。就连老母亲病故,因为正值夏收之际,是育种工作的关键时期,他也没能赶回去见老母亲最后一面。

梁增基把一辈子的心血和感情都倾注到小麦育种上,奉献给了黄土地。60岁以后,老梁常常念叨回老家看看,但总是因为工作而一拖再拖。如今已81岁高龄,他回家的愿望还未成行……(陕西日报 张丹 2014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