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发科

  • 发布日期: 2013-11-06

细看稻菽千重浪 ——记“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屈发科同志 屈发科,男,1965年8月出生,西北农业大学毕业,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汉中市农技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援非高级农业专家,省“三五人才”,汉中市专家服务团*****************。
     实施重点项目,助农增产增收
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实施国家及省市重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30余项,累计推广优质米、“双低”油菜、旱育抛秧、麦油免耕栽培、稻油增产节本增效等重大实用技术641.07万亩次,新增产值6.31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省农技推广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参与实施完成的“中国稻种资源繁种、鉴定评价与利用”项目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2007年他主持实施了省农业厅下达的“陕南优质稻油增产节本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汉中勉县长林镇小白坡村建立了500亩示范片,和成祥米业公司签订订单种植合同。通过进村入户抓科技示范户的方式,提高技术入户率,获得高产,水稻收获后又以每公斤比普通稻谷加价0.2元回收优质稻谷,每亩增收100多元。成祥米业公司用在基地收购来的优质丰优香占稻谷,加工开发出了“银梭大米”品牌,产品远销四川、重庆等地。三年在平川六县区累计示范推广优质稻油增产节本增效技术132.57万亩,新增纯收入12976.9万元,农民亩均增收97.9元,2010年该项目荣获省农技推广一等奖。
     自2008年以来组织9县区实施了农业部和省农业厅下达的水稻、油菜、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累计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64个共70.12万亩,新增产值2亿余元。
     2011年城固县水稻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达774.5公斤,勉县油菜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达275.25公斤,均创全省百亩连片单产最高纪录。2011年他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先进工作者。
     强化培训指导,提升种植水平
     他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指导和培训,以粮油作物高产栽培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生产调研,及时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在《杂交水稻》、《陕西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参与编写农村实用技术读本及培训教材20本。
     在工作中通过农信通、电子农务等活动,将手机号对外公布,随时接受农民的电话咨询等。
     推广优良品种,促进科技进步
     他累计引进优质高产粮油作物新品种234个,通过省市审定品种8个。1999年从咸阳市农科所引进双低油菜新品种秦优8号在汉台、南郑等地进行试验示范,丰产、稳产性表现优良,2001年以后,秦优8号成为汉中油菜主栽品种。2011年他组织实施了水稻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从10个高产品种中筛选出了3个主推品种,通过多年试验和示范,使秦优8号、秦优10号等一批优质高产油菜品种和丰优香占、丰优28等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近两年引进水稻新品种47个,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新稻18号、新稻20号、五优308等一批适宜汉中种植的机插秧品种。2012年在汉台、南郑等地示范水稻机插秧300余亩,平均亩产563.1-638.4公斤,亩节本增效150元以上;去年秋播时安排了油菜机械直播技术示范,进一步探索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创办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发展
     2001年以来,积极为成祥米业、定军米业、春光油脂等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选用优质米和“双低”油菜新品种,创办科技示范基地5个,已累计发展订单生产62000余亩,协助企业开发出了“芳祥”、“定军”等一批汉中名优绿色大米品牌,有13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有8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荣获一个“金奖大米”奖和9个“优质产品”奖。
     开展对外援助,增进中非友谊
     受商务部和农业部委派,他于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尼日尔执行了为期一年的农业援助任务。身在异国他乡,四次得疟疾,遭遇军事政变等仍然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工作。引进的中国杂交稻在尼日尔试验首次获得成功,每公顷比当地对照种增产2.7吨,增产76.3%。撰写调研报告5篇,提出了10条水稻发展建议和3条技术改进意见,受到了尼日尔农业部的高度重视。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获省市以上工作奖励10余次。2012年被省科协推荐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来源陕西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