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斗”卿熙雯:科技赋能中国未来农业

  • 发布日期: 2019-11-18


中国古代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耕文明国家,依靠大山大河的地理优势农业的发展养育了中华文明。

从神话到田间的几千年的农业历史培养了中华民族对农业的天然感知力,对食物的敬佩和感激成为印在血脉的记忆,中国未来的农业也将在此基础上构建可持续的科技赋能的发展道

—— 卿熙

卿熙是典型的白羊座,她用三个词来形容自己——热情、敏捷、无厘头通话中那风风火火的话语却遮挡不了极具逻辑性和深度的认知。海外留学的经历使她跳脱出了从前单一的眼光,让她站在一个多民族、广地域的发展角度去探索、去汲取、去演变,对中西方农业的了解也愈加深刻。

中西方的农业发展现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她一开始对农业的兴趣并没有多么深厚,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她亦不想轻易放弃。为了了解更多世界先进的农业理念和技术,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奔赴农业教育方面首屈一指的荷兰的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留学。

留学几个月后,一次乳牛场的实地考察彻底改变了她对农业的看法。在与乳牛农场的农场主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从农场主对乳牛的每一次喂养中,每一次抚摸中,感受到了一种在中国农业从事者身上从未发现过的热情和自信,那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对职业的尊重和自豪感,这一点深深触动了卿熙雯的内心,而她相信,中国的农民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在中国,就像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一样,农业是一个长久以来不被重视甚至难以启齿的行业,社会的接受度并不高,“无法成大事”是对农业的刻板印象。

但卿熙雯坚信,在未来的现代化科技下,这种思维固势一定会被改变。她认为,农业是一个持续性的资金、劳动、技术投入的行业,注定需要用高科技人才去改变低下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她相信这样的判断,也是从那时候,卿熙开始坚定了在农业道路走下去的决心。

用科技改变农业的信念从此在卿熙的心里深深扎根,她也渴望将这种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从大学开始,她便做起了农业知识及农业教育的传播。

她明白,在中国,农业并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农业供应链的利益分配不均,真正在前端付出的人往往没有获得充足的行业尊严和对等的回报。这又给她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让利益在农业供应链的从事者中公平分配。这里的“公平”并不是指均等分,而是在保证整个供应链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获得相应的回报。在她的探索中,她得出结论——科技赋能农业是最好的出路。

智慧猪场的深刻启发

为了更加了解“科技赋能农业”道路,她亲身前往荷兰的现代化猪场。养猪这种在常人眼中看似粗鄙、肮脏的活儿在这里却完全不一样。猪场合作伙伴是一位世界级的农业专家,曾是世界前三的种猪公司的CEO。

如果想要在农业领域有一番作为,那么就必须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仔细地去理解,深刻地去认识。”于是乎,带着对农业严谨的态度和深入细微的思考,卿熙在猪场,一待就是半年。而当时,卿熙负责的项目是猪场中电子耳标的运用,并思考如何将这种技术带入到中国。荷兰在电子耳标方面的运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而这一方面中国才刚刚起步。就像每个人的信息都被一张身份证所记录,而电子耳标就相当于猪的身份证,通过里面的多类型传感器记录了每一头猪从出生到屠宰的全过程。既用数据记录每一头猪的生命周期,这样不仅能即时了解个体情况,当数据足够多的时候,也能从整体分析猪群各个方面的动态变化趋势。卿熙也提到:“当下的中国正面临非洲猪瘟的侵袭,‘智慧猪场’这一理念在未来对于猪场生物安全防治具有很多借鉴意义。”

在“智慧猪场”学习的经历使得卿熙对于中西方科技发展在农业上的运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她认为,中国现在的农业发展是非常需要借鉴和学习外国经验并且内化为己用的。虽然中国在互联网很多方面在已经追赶上甚至超越西方,但在农业的经营上却远远没有到达互联网的阶段。

卿熙还特别强调,“其中内化这一步是尤其重要。中西方数字化农业发展的差距可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以这意味着中国不能一味照搬西方模式。不管是西方农业的管理结构还是应用模式,在农业物联网和传感器的基础建设上还未达标前,我们寻求的应该是如何使其转化为本土化的知识和可操作手段。

未来什么样的农业人才才是合格的?

那么如何将西方的经验内化成中国自己的农业发展道路呢?这就涉及到人才问题了,内化需要优秀的农业人才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优化中国的农业发展道路。

卿熙认为,“在未来,具有全球化眼光,深刻理解生物适应机理的人才算是合格的。这是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了解各个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历史的眼光,用动态的手段去预测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再以自身的学识结合产业的力量去改变中国农业的未来。”培养这样的人才并非易事,“对个人的主动学习性要求很高,他必须看到世界各大洲的农业发展趋势和特点,如美国注重农业的大机械化,欧洲注重农业的精细化管理和数据解读,而日本则是小型农户机械化,还有其他等等。”这样的人才必须了解全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并将之内化,再拿到中国进行实践。但当前中国农业人才现状却是: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从事农业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卿熙谈到,“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她继续分享到,从现在到未来,对农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必将越来越高。就拿发达国家农业专业的毕业人才来说,从事农业的比例不超过5%,而剩下的农业毕业生则涌入其他行业或者与农业相关的后续高价值产业链中。这就又导致未来所有农业公司必然向服务型农业和平台化的方向转变。未来农业教育,需要和众多学科交叉跨体系相结合,如科学院、工程学院、医药学院等碰撞出新火花。中国的农业院校需要更多元化学科交叉碰撞及创新实践补充,而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完善

中国农业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几千年的中国的农业发展历史赋予了我们对农业的天然感知力,我们对食物的敬佩和感激,也因此在道德上更加容易接受动物福利概念和动物伦理概念。适应生理学,动物福利和行为方向出身的卿熙在“智慧猪场”时便感受到西方对于养殖牲畜的动物福利照顾。这些都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过门石。

中国在硬件设施上和西方的仍有差距,但卿熙雯也相信中国具备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一是中国的农业从事人口是基数大,其中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农业人才冲出来带领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体量本身就巨大,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加持下也一定会有新的机会产生。当一个行业有新的业态产生,对农业也将产生深远的冲击和变化。

当下的创业方向——35斗

如今,卿熙是农业研究型媒体35斗的首席运营官,一直致力于传播未来农业这一理念。她将35斗定义为:未来农业服务平台,帮助农业产业人士进行赋能,连接最新研究成果和投资机构,利用科研和资本加持服务,促使其转型升级 之所以取名为35斗是因为叶圣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文章内容是农民在很丰收的一年,收成多了35斗,但由于市场份额问题遭遇外国大量的粮食侵入,农民本来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却最终连粮食也卖不出去。卿熙和团队希望在未来可以改变这种现象,让农业变得更加精准,可控和量化,所以名为“35斗”。

在未来,卿熙希望“35斗”能够发展成一个商业智能平台。既通过大数据分析,集合众多经典个案,融资案例,生成和预测产业变化,并成为整个产业转变的巨大知识库。

卿熙作为未来农业的开垦者,在中国新农业领域一直默默引领着一批人努力变革,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许多人,许多事。正如卿熙雯所说:“最大的改变是认知层面的改变。”理念的传达无声而远大,认知的实践势必隆隆作响。

(MG学长 2019.11.14 MG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