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旱塬58载 演绎育种传奇 ——记“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梁增基

  • 发布日期: 2019-04-26

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布满皱纹的额头,长满老茧的双手,一身普通的深色衣服……仅从外表看,你也许很难将眼前这位关中老农模样的人与享誉全国的小麦育种专家联系在一起。他貌似普通,却解决了渭北旱区人民吃粮的大问题。他,就是小麦育种专家、咸阳市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


梁增基为记者介绍小麦育种工作

58年来,梁增基深扎渭北旱塬,培育出3个国审小麦品种、4个省审品种。这些小麦品种,在陕甘旱区和豫鲁部分旱区推广面积过亿亩,增产粮食至少25亿公斤,经济效益达40亿元以上。
    阳春三月的渭北旱塬,寒气仍存。86岁的梁增基还是拎着挎包和水杯往田间地头跑,仍然继续着他的探索之路,延续着他的育种传奇。
    1961年,28岁的广东青年梁增基被分配到西北偏远的长武县农技站(现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当时,渭北大部分的耕地都种植小麦。但冻、旱、涝、锈、倒、黄矮病等时常发生,导致种植的小麦秆如茅草,穗如蝇头,亩产不过30多公斤。梁增基下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经过多番考察研究,梁增基计划培育在当地自然条件下能高产的小麦优良品种。
    然而,育种谈何容易?他清楚地知道面对的困难:一个优良的小麦新品种至少需要六七年才能稳定,十二三年才能见效。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培育出一个品种。而且县级科研单位缺技术、缺实验材料、缺资金……这一切都得自己想办法。
    虽然困难重重,但梁增基并没有退缩。他借了农场的两亩地,把自己的宿舍当作实验室,选材、实验、观察、收获、脱粒、择种……功夫不负有心人,1971年,梁增基选育的“7125”和“702”问世。这种既抗锈病、抗冻、抗旱的新品种,使小麦产量大大提高。那年,长武县小麦亩产首次跨过100公斤。“7125”被全国锈病会议确认为全国抗锈品种之一,在北京农展馆特别展出。多位专家表示,梁增基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阻断了小麦锈病的南北传播,间接为关中粮食的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之后,凭着执着的信念和滴水穿石的坚持,梁增基成功培育出“秦麦四号”“长武131”“长武134”“长旱58”“长航一号”等小麦新品种。其中“长航一号”的抗旱、抗冻等性能均非常优秀,稳产可达500公斤。时至今日,长武县仍流传着“旱塬小麦创奇迹,吃粮想着梁增基”的民谣。
    “只要干得动,我就要一直干下去!”由于国内缺少优质面包麦品种,72岁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梁增基又做起了培育优质面包麦的工作。历时十载,他培育出了旱区优质面包麦品种。新品种经中国农科院品质检测,达到国家优质强筋一级面包麦标准,将成为西北旱区最早育成的优质面包麦品种。新品种推广后,将改变国家优质面包麦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

    如今,梁增基还在努力实现一个心愿: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继承和发扬下去,把育种阵地延续下去,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长远的服务。

(2019年3月23日 《陕西日报》 杨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