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辉

  • 发布日期: 2007-02-01

月薪仅有600元 大学毕业生的“猪倌”生涯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届大学毕业生詹辉校友

他是200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校时曾与136名同学被杨凌示范区杨陵区71个行政村正式聘任为村委会主任助理;2007年,他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授予“陕西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称号。

  从2007年7月26日开始,他成为澄城县刘家洼乡富源村富源现代养殖小区的一名“猪倌”。时至今日,他的生活大部分时间围绕着猪进行,看到最多的、想到最多的都是与猪有关的。

  他的名字叫詹辉。

“我是冲着农村来的”

  今年26岁的詹辉,是富平县小惠乡人。2003年,作为村里惟一一名大学生,詹辉考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因喜欢生物,喜欢农村,对农村的事情感兴趣,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与“农”字有关的院校。

  大学四年,詹辉忙着从事跟“农”有关的一切事务。除了完成正常的学业之外,大一、大二连续两个暑假,他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跟着老师深入陕北吴起县的农村做调研;大三一年,被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的大寨乡周李村聘为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四,既任班长又任学校就业形象大使的他,天天忙活着在网上搜集各种各样的就业信息发布在学校就业中心网站上。2007年毕业之际,全班31名同学,考公务员的、读研的、到知名公司企业就职的都有,可只有他一人选择回到农村,选择参加服务西部志愿者计划。

  “我喜欢农村,就是想在农村做一些事情。”

志愿者成了年轻“猪倌”

  2007年大学毕业前夕,原本已与一家大型农业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的詹辉,响应学校团委的号召,报名参加了服务西部志愿者计划。

  当被告知参加服务西部计划每月还有600元钱工资时,詹辉心里特高兴。“在我印象里,志愿者都必须是无偿无条件付出的,而这每月还有600元钱的报酬,让我没了后顾之忧,至少不用再向父母伸手要钱。”

  2007年7月26日,詹辉作为志愿者分队队长,与其他30名志愿者一同到了澄城县。其他志愿者要么被送到县上中小学支教,要么就在乡镇卫生院服务,可他被送到了澄城县城以北35公里的刘家洼乡富源村的一个养猪场。

  詹辉说:“当时我只知道把我派到了澄城县农工部。可到现场我真的傻眼了,西部志愿者竟要在猪场服务。”

  “大学学了一些通用的理论知识,不过要转变成一个专家,多少还有些难度。进入猪场后,我尽快调整了自己,要让自己这个新人尽快融入这个团体。”“干一样的活,吃一样的饭,说一样的话,这样大家就不觉得你是局外人了。当时猪场除了负责人之外,包括我在内,干活的只有3个,一名技术员和一个工人。面对的是近千头猪,各种不同的猪的喂养、清粪、分娩,包括修理水管、打扫卫生、给猪拌饲料等,虽然猪场内有一定的分工,但最初我能干的仅仅是清理猪粪。”

轰轰烈烈的“猪场改革”

  詹辉一边工作,一边思量着猪场的发展。场内没有任何量化的管理制度,更别谈激励奖惩措施,也没有太多创新。如何把猪场做大做强,詹辉开始以“主人”的角色酝酿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猪场改革”。

  詹辉说,进场之初,猪场内约有200多头猪,其中包括母猪60头,崽猪70头,还有一大部分育肥猪。猪场实际上是村主任早在2004年个人贷款120万建成的,当时其弟弟担任着场里的“监工”,村主任支付其一定的工资。猪场内,另外还有3名工人。

  既建又管的管理思路,与干多干少一样的“应付态度”,虽然整个猪场运转得还可以,但詹辉多少还是觉察出了不对劲。詹辉思量再三,终于忍不住了。“2007年11月16日晚,我觉得不得不说了,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说出了改革方案。”“方案很简单:家族内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平日里,场里可以由懂猪场的弟弟来管理,年底哥俩按比例分红。一般工人按月发工资,再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予以规范,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村主任是个能人,接受新东西比较快,我提出的改革方案被他采纳。当即就开始实施。从那开始,我领到了一份由村主任发给我的、在猪场工作每月900元的薪水。”

  记者问起村主任对詹辉的评价,他说:“相当好!”现在猪场里里外外全交给詹辉和他弟弟操持,他压根就不用操心,而且眼看着猪场一步步上规模,上效益,成为示范点。“我希望他能留下来继续帮我。这也给了我启示,想要把猪场做大做强,咱农民最好请大学生多帮忙。”

与农业厅领导的约定

  富源村第一条巷道的附近,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上有一个独立、封闭的小院,平日里院子大门紧锁,这就是詹辉的“家”。

  猪场分为两个区,靠外的是生活区,生活区内并排四间房,一间饲料仓库,一间化验室,两间宿舍。詹辉和其他两个工人住在里面;靠里是生产区,猪的繁育全在里面。

  要进入这个独立的小院,一般情况下,至少要在消毒室呆上5分钟。“外人最好是穿上隔离服,套上鞋套,戴上口罩,在门口经紫外线灯光照射后,踏过注满消毒液的池子后方能进入,至于猪场繁育的生产区,外人是不能进的,这是从防疫的角度上考虑的。”詹辉很“专业”地说。

  2008年3月26日,省农业厅党组书记王宏来富源村调研时,在做了严格的防护消毒措施之后,进入詹辉所在的猪场生产区视察,詹辉在一旁回答着一些技术性问题。

  准备离开时,村主任向王宏介绍了詹辉。听到詹辉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学生,是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时,王宏多少有些意外。“小伙子,好样的。你告诉我,你觉得猪该怎么养?”

  “应该搞规模化养殖,将当年鸡的规模养殖照搬过来即可。在规模养殖形成之后,不管是从疫病防治、保证市场供给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来看,都会大大增强。最终猪肉价格就不会像往年那样价格出现大的起伏。”

  眼前不过是个大学毕业才9个月的大学生,结合现状从容的回答,让王宏连连点头表示赞许。王宏说:“说得好,好好干,农村需要你这样的大学生!记住我叫王宏,有啥问题可以到农业厅找我。”

“我要继续为农村服务”

  “我的服务期是一年。到今年7月份即将期满。”当记者让他总结过去的几个月的“猪倌”生活时,他说让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但也失去了一些东西。

  他说,因猪场的环境相对闭塞,他看书的时间少得可怜。为了跟外界沟通,掌握志愿者分队其他成员的思想动态,他每个月的电话费至少要300元。因为工作,今年春节他没能回家。女朋友远在福建工作,平时两人只能通过“电波”相聚。

  詹辉打趣地说,猪场工作“治好”了他的晕血症。他说,原本并不知道自己晕血,但是大学第一次解剖实验,让他晕倒在地,被送进了医院。也因此在大学四年中,他很少接触与血相关的实验。可在猪场,母猪随时都有可能分娩,而他不得不成为接产的绝对主力。“如果服务期满,你会自己单干吗?”“不会。我想圆我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梦想,读书出去了一定要回到农村,要在农村做些事,继续为农村服务。农村的发展太需要一个有头脑、能带动全村人动起来的人了。富源村这几年的发展很不错,村主任带领村里700余人已经初步建成了‘粮猪沼果’循环经济模式。村里去年人均收入近万元,高出渭南全市农民平均收入水平7000元呢!而我,想尽我的力量,争取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临走前,记者说要给他留张照片,他却给记者留下一个背影。他说,还是不照了,这样,他能更安静地完成他作为西部志愿者所该完成的各项工作。

日记中的詹辉

  詹辉有记日记的习惯。

  仅在猪场,他就分门别类地记下了两本日记。一本是志愿者生活的,另一本是与猪场有关的。日记中,记录了一个更真实、更有趣的他。

  苦闷 2007年8月11日—17日

  本周是我志愿者的第四周,我不知道什么力量让我在这里能一直待到现在。

  说实在的,在这个村的猪场,我只是个出粪工,每天我早晨6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铲圈里的粪,之后便是猪场的日产工作。

  我在猪场的服务已经到了几乎全职的出粪工或说一个打杂工,只不过是无偿且“自愿”的。我想到让我能得到发挥的地方去,真正可以发挥我个人的长处,做到人尽其能。

  思考 2007年10月18日

  今天是10月18日,再过8天,我在澄城县富源村猪场就整整3个月了。一晃3个月过去了,我在这里收获很多,成长了不少。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农场经营是一个趋势。另外一个想法是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还有便是“一村一品”这个现在正在实施的一个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

  迷茫 2008年2月26日

  志愿者是我们的名称,一年的服务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而我们却开始迷茫,因为工作无着落,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电话我几乎挨个打了,得到的回答也多是迷茫或者还没考虑。一个共同的主题,迫使我需要在3月8日—9日召开一次志愿者讨论会,议题是“工作问题如何解决?”

  意愿 2008年3月8日

  “我的志愿者生活在今年的7月份估计就要告一段落了,但选择农村的念头还没有改变,我生于农村,在农业院校接受农业教育,与农民有着深厚感情,我得为他们服务。”(刘兢)

年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