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我以种为民

  • 发布日期: 2007-01-30

      梁增基:研究员,省级劳动模范,一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旱作小麦育种专家;一个72岁了,还不肯退休的人民老黄牛;梁增基,一个生于渔米之乡广东的汉子,在贫困的黄土高原县区扎根,为了人民能吃上白面馍馍,一干就是44年,而且终成大业。 

 ——   题记    

 1

  1961年,28岁的梁增基从西北农学院(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长武县农业局,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刚到长武,冬季寒风凛冽,春季风沙遮目,下乡道路泥泞,煤油、蜡烛点灯照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十年九灾,老百姓种的小麦,吃的高粱面,时常要遭受饥饿的折磨……,当他看到农人在黄土地上不辍劳作,一天甚至要干三晌活,却没有粮吃时,梁增基落下泪来。从那一刻起,梁增基就和黄土地结缘啦。
   要干一番事业,并不是我们嘴上说得那么容易。面对自己要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春秋的长武大地,梁增基脑子里一片空白:论品种,小麦秆高秆细杆软,亩产50公斤就倒伏,正常年份,老品种千粒重18克;1963年,主栽品种碧蚂一号,在长武县平均冻死48%;1964年,锈病大流行,碧蚂一号千粒重由33克降为12.4克;华北187千粒重仅4.7克,只有皮没有面粉,吃起来又苦又涩又黑……,说起这一段难忘的经历,老梁眼眶里盛满了泪水。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搞小麦育种,提高粮食单产。
  要搞育种,没有任何技术基础和经费来源,更不要说场地和帮手了,公家给予他的仅仅是从农场借来的2亩试验田。从区域试验中引来材料,自己作标签,裱糊装种子的信封袋子,没有脱粒设备,就在火辣辣的阳光下用棒槌打。苦心人,天不负,1971年,当文革搞的全国人民晕头转向时,梁增基的两个抗三锈、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的“7125”和“702”获得成功,更换了长武传统小麦品种,增产20%-30%,使长武小麦亩产首次突破100公斤,并作为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黄陵和甘肃的平凉、天水等地区推广,咸阳北部覆盖率达45%,累计种植600万亩以上。在全国小麦锈病会上,“7215”被确定为全国优秀抗病品种之一,荣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作为成果被编入《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和《中国小麦品种志》。同时“7215”及其姊妹系“抗引655”还被中国农科院、陕西省农科院用作抗锈亲本育成“丰抗13”、“陕农7801”,在陕西和全国推广。1979年,他又育成“秦麦4号”,推广范围扩大到铜川、宝鸡北部和延安、甘肃省庆阳南部,并成为阻隔小麦条锈病南北传播的重要品种,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陕西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科院、铜川小麦中心,又用他的抗旱高产小麦品种“长武131”育成“陕旱8675”、“西农1043”、“济旱44”、“铜麦三号”等品种扩大推广。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梁增基先后育成以抗锈、抗旱、抗倒、高产等方面有突破性的优质多抗国内先进品种:702、7125、秦麦四号、长武131、长武134、长旱58等省审品种4个,国审品种两个。在高原和甘肃陇东等地区推广上亿亩,基本没有锈病、冻害、倒伏、雨涝等重大灾害,亩产水平由过去的5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以上,品质也大为改观和提高。土地由过去的全部种粮没啥吃,到如今农民的丰衣足食,拿出一部分土地种果菜,发家致富奔小康,这种变化真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就连长期致力于水旱小麦育种中国农科院院士、西北农大老教授赵洪璋,当年也面带惊讶的称赞道:“旱地小麦亩产400公斤,了不起!”人民没有忘记梁增基,他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成果奖两项(都排名第一),第六个品种已列入国家“863”计划,正在推广。 

 2

  梁增基成功了,他的事迹先后上了《咸阳报》、《陕西日报》等报刊。可是,在荣誉光环的背后,却包藏这一段艰难辛酸的创业史。当年和梁增基一块分到长武的大学生就有18个,面对去穷山恶水的艰苦工作环境,每个人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到自认为有前途的地方和单位去了。就连和他一块来到陕西的三个广东老乡,也先后寻上门来道别。唯有梁增基,这个广东汉子,凭着永不服失、坚韧不拔的性格,留了下来,走上了一条崎岖的、铺满荆棘的、艰难的育种之路。
  七、八十年代,陕西、甘肃两个省级科研单位要调他。是啊,到了省级单位,就有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可能对孩子的工作安置都大有好处,但是事业上却要另起炉灶,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梁增基经过再三思索,做出了艰难的抉择:留下来,继续他的品种创新。有了梁增基的育种材料,渭北育种业向前迈了一大步,陕西省、咸阳市旱作育种单位由此增加了三个,彻底改变了这一区域品种的面貌,这也是梁增基心灵上的最大慰籍。
  回望梁增基走过的路程,在他的身上有五大极为突出的特点:“勤奋、虚心、专心、细致、公道”。即勤于思考、虚心学习、专心探索、工作细致认真、不谋政策以外的私利。
  尤其是60年代发生严重的锈病、冻害倒伏,他都要深入探讨、寻找解决途径。当锈病专家提出“分区育种”、“拆锈病桥梁”的设想时,梁增基就不遗余力地去做。即引种,又通过复合杂交,创造独立多基因组合抗原,所育品种,在推广区域形成独特的隔离带,对于咸阳地区和关中东部都有减轻锈病为害的作用,在杨凌专家群中被认为是一大贡献。七十年初,梁增基就参加了杨凌专家的育种协作,在专家开始选育水地矮秆品种的同时,他就思考在旱塬地区打破矮秆高产品种不抗旱的旧观念,逐步探索出“选用籽粒成熟度好和根系能利用深层水份的大穗大粒品种”,达到矮秆高产品种抗旱的目的。这一方法在杨凌旱作育种中被广泛采纳。此外,梁增基还创造出“用幼嫩种子低温催芽自然加代法”加速培育高水平品种;“用夏季降雨量变异值预测和防止小麦早播”,降低病虫害传播繁殖率,以预防病害发生;“用播前降雨量,3米土壤深墒和全球气象预报,预测下年丰欠”。对高原小麦生长规律、水份肥料利用、播期、轮作,高茬覆盖保墒、地膜晚播高产等技术,都有独到研究。制定“旱作高产规范技术”用于生产,均获好评,并获得全国农业丰收一、二等奖。

3

  长武人有句话:“旱塬小麦创奇迹,吃粮想着梁增基。”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为人民谋福利,人民就会把他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石碑上,永远的敬仰他,怀念他。
  老先生已过古稀之年,由于心系万民苍生,至今尚未退休,真可谓黄忠老矣,而宝刀未老,这正应了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古话。
  采访完梁增基,记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着他老人家被岁月的铧犁刻得满是渠渠道道的脸庞,记者仿佛在一片金黄无垠的小麦垄中,看到了梁增基戴着草帽的伟岸身影,愈来愈清晰,愈来愈高大。(白淮斌  张永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