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不改治水人——记武威市水利局原总工程师 全国水利系统劳模左凤章校友

  • 发布日期: 2007-01-31

     左凤章,1946年9月—1949年7月,在原西北农学院(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水利学系学习。1949年7月奉调脱产参加工作,先后在河西的山丹、武威、张掖、民勤等地工作,1956年后一直在水利部门工作,先后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82年被评为武威地区及甘肃省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元月被聘为西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1992年被评为甘肃省“两西”建设扶贫开发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及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为甘肃省离休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2005年5月19日,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工作局、省人事厅发出《关于表彰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先进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授予甘肃省“老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我们身边有一位古稀老人,五十多年来他不计报酬,默默无闻地为自己热爱的水利事业发着光和热,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市水利局原总工程师、优秀共产党员左凤章。  “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
  1月19日,记者来到左凤章老人的家里时,老人正忙着整理近两年来他实验推广的“适度水分亏缺播种前复水、初萌定植、适度深植、合理灌溉”的沙漠生态治理技术。1992年,为河西水利事业操心一辈子的左凤章同志离休了,但他一日也没闲着,仍然整日忙活着查资料、写规划,常常到邓马营湖实验站指导工作。  刚刚离休时,由于邓马营湖开发中还有一些难题尚未解决,左凤章便和其他同志一道进行了沙漠水成因、水资源评价试验。他不顾年事高、身体差,带上方便面、背上煤油炉,在湖里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
  除了帮助移民、当地政府解决一些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左凤章还通过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资料的分析试验研究,先后应邀到省治沙所技术干部学习班、国际沙漠治理学习班(由联合国委托中国在甘肃省治沙所举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甘肃的   CPR/91/111项目水资源管理培训班上作了宣讲、交流。为了那些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他常常自己拿工资雇人、雇车、买器材,从不因自己的身份向组织谈条件、要待遇,这些年他总共花了多少工资用在开发试验上,他自己也讲不清。有人说他这样做实在不值,应该好好地享受一番。而他却说:“我工资高,花一点没啥大影响,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  “啥时候都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1956年春天,28岁的左凤章从张掖专署建设科调入水利局,干起了自己心仪的老本行,与水利打上了交道。从那时起,他便将自己的一生毫不保留地交给了河西水利事业。
  1959年3月,左凤章调到民勤红崖山水库任技术总指导。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吃住在工地,与民工同甘共苦。1959年8月下旬的一天,天快黑的时候下起了雨,为防止次日可能到来的洪水漫过水库西坝围堰而酿成严重后果,他作为技术总指导,冒着倾盆大雨,与干部、民工们一道,一夜之间在水库西坝第二道防线70米宽的缺口地带筑成5米多高、带重压层的沙坝。第二天早晨,汹涌而至的洪水侵蚀了西坝第一道围堰,而沙坝则安然无恙,使整个水库安全度过汛期。1959年,水库成功拦洪1亿多万立方米,这为他提出的“落淤防渗、以沙治沙”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此,省水利厅批准了红崖山水库一期工程设计方案。
  1960年,我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施工人员的口粮标准降到了每月12斤,左凤章作为技术总指导,完全可以按规定享受每月24斤的标准,可是他却和施工人员、民工一道,一边采摘沙枣叶、碱柴籽作口粮,一边坚持施工。由于过量食用碱柴籽,左凤章满脸浮肿,但他仍然坚持在工地上。
  1961年11月,左凤章调到武威专署水利局,1961年冬被授予工程师职称。随后,在永昌西大河、皇城水库,玉门赤金峡水库,武威南营、黄羊河水库,古浪、大靖峡水库,民勤红崖山水库(二期)的施工现场,都留下了他观察、指导、抢险的足迹。在西大河水库施工时,作为技术负责人,左凤章不顾自己刚从“牛棚”里出来的“特殊身份”,大胆采用“冻土固壁、在沙卵石地基上人工垂直开挖3米深浇筑防渗墙”的施工方案取得成功。施工期间,他连续十多个昼夜下到水里,亲自动手泼水冻结坑壁,和民工们一起堵塞红胶泥,民工们都说他不像个工程师。  除水库外,河西地区许多引水、截水工程、干支渠及田间渠系配套等工地上,都留下了左凤章的身影。1957年,玉门油矿白杨河引水工程中,他和有关同志大胆改变苏联专家“以泵站提水,压力管道输水”方案,节约钢材1000多吨,17公里长的隧道开挖仅用了1000多个劳力,一个多月便完工。这一先进经验在1957年的全国灌溉管理工作会议上交流。

“服务群众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从1977年开始,年近50岁的左凤章,带领勘察队四进祁连山,三到大通河,跋山涉水几千公里,克服高山缺氧、气候恶劣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实地勘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写出了“引大济西”调查报告,为河西地区扩大水资源找到了一条新路。
  1977年10月28日,在完成大通河引水工程勘查后,左凤章与他的伙伴们第一次深入民勤、武威(今凉州区)交界的邓马营滩(湖),希望可以找到补给民勤的水源。由于许多地方汽车无法通过,左凤章便和同伙们雇用农牧民的骆驼向沙漠腹地艰难地迈进。就在这样恶劣条件下,左凤章带领同事们成功打出盖巴井、马莲井之后,又在民勤夹河公社的茨井墩一带打出淡水井60眼,缓解了夹河公社4个大队的缺水问题。    1985年,已任武威地区水利总工程师的左凤章开始在邓马营湖建立试验站,进行防风治沙、改良盐碱地、沙漠水利用及生态保护建设试验与研究。左凤章选择了1万亩土地,采取不同措施建立各种人工、半人工林、草地,进行在单纯围栏和自然状态下水资源利用程度及植物群落生长的长期观测;沙丘区无沙障补墒储水造林,用水利、生物及铺沙等办法改变盐碱地,适生植物试种,优质瓜类栽培,高标准小畦灌溉,“适度水分亏缺灌溉”、“限制灌溉”以及治理建设模式等一系列实验,为民勤、凉州两县区开发邓马营湖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的成果让湖区移民直接受益,不少家庭已脱贫致富。
  1994年至1995年,作为CPE/9/111项目水资源管理国内专家,左凤章以《民勤县水资源评价及对策》为题向项目组提交了专家工作报告,在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作了介绍,对澳大利亚专家“有限水分亏缺灌溉”等新理论在我市的应用及效果作了探讨,日本早稻田大学一位致力于沙漠研究的教授曾多次登门,向左凤章请教沙漠中水分变化的技术问题。他和孙国夫、石培泽、俞发宏三同志合作撰写的《腾格里沙漠西部邓马营滩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一文,以大量翔实的资料,证实了在一定条件下,沙漠区可以形成数量较大的地下水,并阐述了深埋区形成的机理。同时,提出荒漠区地下水资源利用必须充分考虑生态需要,适量开采,适度开发,建立严格监测管理制度,确定允许开采量并正确分配的观点,为市、县(区)政府制定开发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在1997年11月“中国西北荒漠区持续农业与沙漠治理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交流,左凤章就其中主要论点作了大会发言,论文入编会议论文集。
(胡全基)(原载《武威日报》200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