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毕业生精力奉献给水利事业——记山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张仁骐校友

  • 发布日期: 2007-01-31

张仁骐,高级工程师,山西大同人,生于191911月。1946年国立西北农学院农业水利系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前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工务处助理工程师,浙江太湖流域东苕溪运河工务所主任,察哈尔省水利局技正。1948年察哈尔省解放后,在察哈尔省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作。后派到大同市军管会作为军代表,负责接管大同市的四家水利公司。19531月任华北水利局工程师。19549月调山西省水利局(厅)任主任工程师,参与工程项目的审批、设计审批以及管理等。19904月在山西省水利厅离休(厅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山西省水利学会理事,水利厅技术委员会委员。

张仁琪,长期从事水利工作。1948年初在察哈尔省水利局工作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地下组织,负责保护水利工程的物资、技术资料、仪器、技术人才以及革命人士的安全等。1948年底察哈尔省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时,没有任何损坏和损失,圆满完成了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连续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四十多年,在设计、施工、管理方面严谨、科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解决工程中的疑难问题方面思路新颖,办法巧妙,效果好。

19495月,他在大同市以军管会军代表身份接管水利工程。其中御河水利公司新修了15公里长的引水工程,技术负责人是两名留用的日本工程师。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排沙泄水闸、渡槽、涵洞、桥梁等。在接收过程中,张仁骐沿15公里长的渠道,详细检查了每个环节,发现质量很差。随后全面向省委作了汇报,认定是“纸糊工程”。这引起了留用工程师和该公司中方技术人员的不满。该工程结果被当年6月一场大雨全部冲垮。

1949年底,新建御河灌区水利工程。该工程落差大,跌水多。跌水工程费用约占总费用的70%。他在工程中负责跌水的设计施工。首次设计了抬堰式跌水,当时国际上尚无工程实例,只有印度的水工模型试验资料。该设计方案经水利部专家审定,安全、可靠,节约投资30%多。工程采用的是15号灰浆(15号灰浆配比:水泥∶白灰∶沙子=129)。当时要求水工建筑寿命5-7年。该工程至今已56年,完好无损,运转正常。

1950年修御河西干渠时,需架设三座国防一级公路桥,木石结构,过10吨汽车,安全系数1.2,他全面负责桥梁的设计和施工。1964年该桥需改建为承重20吨的公路桥。拆桥时用22吨的牵曳车在桥上过了一个来回,该桥纹丝不动。拆开桥时,发现主材料是一级红松7根,无特殊材料,令在场的人,其中包括大同装甲兵学院的桥梁专家等都赞叹不已。

1969年秋,解决浑源县大东峪(恒山)分洪灌溉问题。这里山谷洪量大,泄洪时间短,山谷口洪积扇坡度陡,漂石又多又大。河水低槽在左岸,右岸无法引洪灌溉,历史上多次引洪都失败了,工程难度很大。他经过半个月的考察、研究,在洪积扇的上中部选点砌了一个体积1m3石墩。当有洪水时,形成软水挑坝,实现了左岸7,右岸3的三七分洪(当地要求)。1973年他去那里出差,看到右岸引水顺利,群众非常满意,而在当时投资仅30元左右。

在长期的水利工程技术工作中,他十分重视将理论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汾河灌区共有耕地10万公顷(150万亩)。1964年开始搞排水改良盐碱地试验。1973年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几十年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平、二灌、三排水”(一平即平整土地;“二灌”:河灌加井灌;“三排水”:就是三种排水措施)。张仁骐在科研、设计、施工、管理方面都有深刻的体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无论什么工程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质量第一。即使在文革中处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全身心投入水利技术工作中。所主管的工程项目省工、省料、投资少、质量好,至今无一工程出问题。他热爱祖国的水利事业,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水利科学技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