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吐鲁番葡萄增光添彩——记被誉为“吐鲁番葡萄之父”的研究员李志超校友

  • 发布日期: 2007-04-19

 

 

 

激清岁月

1954年初夏,坐落在陕西武功张家岗上的西北农学院校园里树木葱浓,百花争艳。莘莘学子意气风发。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更是壮怀激烈,随时准备听从党的召唤,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祖国和人民。

是年,正值当年应届学生毕业的前夕,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农场的场长陶树先受西北行政委员会委托,专程从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来到丰饶的八百里秦川,来到西北农学院——这大西北农业人才的摇篮。他的使命是要动员一批共和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新中国的大学生,到新疆,到迪化,支援新疆的开发和建设。

陶树先来陕不虚此行。当年西北农学院园艺系全班20个人中,竟有12人在毕业分配栏里填报了新疆。其中一个学生,更是在一、二、三个志愿栏里填报的都是新疆!新疆!新疆!!!这个学生,叫李志超,24岁,祖藉湖北郧阳,却是喝渭河水长大的人。

漫漫进疆路

李志超终于如愿以偿,不久,告别父老乡亲,告别师长朋友,坐上西去的火车,奔赴新疆。在皋兰山下,黄河桥畔,他们这些含金量颇重的大学生们,像宝贝一样改乘军用汽车,在全副武装的战士护送下,穿越荒凉的河西走廊,出玉门。傍晚时分,小憩星星峡。站在甘肃与新疆的分界线上,放眼望去,四周漠野莽莽,荒山秃岭,散卧其间。嘉峪关谣响在耳边: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是戈壁滩,往后看是鬼门关,景色肃穆荒凉。

经过九天九夜4000里的漫漫长路的跋涉,大家终于到了西公园附近的迪化伐木公司,新来的学生们将在这里集训。

过“三关”

1955年春季,李志超接受组织分配,来到鄯善农技站。鄯善是东疆的一个小城,人口不足两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是维吾尔族人,主要种植高粱、棉花、甜瓜等作物,是吐鲁番葡萄、哈密瓜的真正故乡。当时的农技站很小,只有几座破陋的土坯房子,九个人。为了配合区政府的主要工作,李志超和他的战友们很快成为集参谋、咨询和发展为一体的农村工作组的一员,率先来到鲁克沁八大队,住在互助组组长尼牙孜·买素尔家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决心过好三关:生活关、工作关和语言关。然而从内地到千里迢迢的边疆;从汉人生活的繁华城市来到维吾尔人居住的偏僻农村;从共和国的第一代大学生到农村工作队队员;从吃惯了大肉到吃羊肉的生活习惯挑战,何去何从,他必须做出新的选择和明白无误的回答。

三关中,最难过的是语言,而最重要的也是语言了,不掌握维吾尔族语言,无异于聋哑人,不仅生活上难以沟通,连生产技术也难以交流传播,工作组的任务也就难以完成。李志超勤学好问,主动求教,熟记暗诵,不到两年时间,他就可以用流畅的维吾尔族语言和当地农民寒喧交流并向当地农民群众宣传农业科学技术了。

把知识用于实践

1956年春天,鲁克沁地区发生严重的虫害威胁,600亩果园,800多株桑树,遭受尺蠖的劫掠,灾情严重。大家眼巴巴地望着李志超,把防治尺蠖的重任寄托在他的身上。工作的需要,群众的期盼,使李志超卧立不安,在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李志超打起背包,和守园的铁木尔·衣麻木老人住在一起。老人喃喃自语道:胡大养的虫子,有什么办法呢?显出满脸的无奈。李志超不信神,不信邪,天天点着马灯和老人一起值更守夜,观察、研究尺蠖的习性和生长规律。一连十几天,夜以继日地连轴转,眼睛熬红了,人晒黑了,壮实的身躯也瘦了。而尺蠖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过程,他洞察秋毫,了如指掌。在李志超的建议下,采用春季清园、挖蛹、束纸、堆沙、喷药和震落捕杀等一系列群防群治措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动员1079名人工,保护了12000多棵果树。他还发现椿树叶子和皮,是尺蠖的天敌,一吃就死,于是当即榨汁配水,诱杀尺蛉,获得成功,取得了除虫保树第一战役的胜利。然而,尺蠖之害才定,实心虫害又起。生活中的又一道难题摆在了李志超的面前。实心虫是一种蛀食梨树、杏树果心的害虫,严重影响果品质量,然而,这种虫子藏身果心,一年发生两代,一般方法极难根治。李志超突发奇想,长痛不如短痛,何不来个断子绝孙的招数呢?第二天,他急急忙忙找到热介甫乡长,将想法和盘托出:即用土办法,将所有的梨、杏摘下来,挖坑深埋,然后再逐园验收,真正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事实证明,这一绝招还是挺管用,20多年过去了,鲁克沁再也没有发生过实心虫危害。

不断突破

50年代末期起,李志超一直坚持在农村基层,坚持在科研第一线,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杏、梨、葡萄和哈密瓜的普查上。

一连几年,李志超跑遍了鄯善农村,调查了13个品种的杏,20个品种的梨,13个品种的葡萄。《吐鲁番盆地的梨品种》一文,就是这次调查的结晶。有一年,他和农技站站长吴明珠到离鄯善县城100公里外的迪坎乡去调查名叫阿衣斯汉可口奇的甜瓜。它含糖量高、果肉厚、适口性强、又耐运输、耐贮藏,是吐鲁番一绝。50年代后期,这种瓜也就是红心脆,出口香港,身价倍增。后来这种瓜飘洋过海,先后被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加里福尼亚引种,迄今台湾尼兰县引种万亩以上。

在实地考察红心脆的时候,李志超意外地又发现了巴登瓜,一种品质优良的甜瓜。四年多的时间,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调查了鄯善所有的农村,记录了46个不同品种的甜瓜!除了早熟的瓜王红心脆,还有中熟的黄金龙(色利可口奇)、晚熟的黑眉毛(卡尔可西可口奇)和后备品种前进一包糖、米籽瓜,还有逢刀即裂的塔让可口奇和香甜可口略带酒醉味的纳节干等等,从此鄯善哈密瓜家族,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和谱系。

获吐鲁番“葡萄之父”的美誉

李志超在葡萄领域里的两件大事又为他赢得吐鲁番之父的美誉。

第一件大事是他发现并培育成功了长无核白葡萄和大核白葡萄。50年代末期,在对吐鲁番地区13种葡萄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知道早熟含糖量高、适口性好的无核白葡萄、红葡萄和马奶子葡萄是吐鲁番葡萄家族中的姣姣者,是主栽品种,发展前景光明。1963年秋,李志超在葡萄地毯式拉网普查中,在鄯善县连木沁乡汉墩5大队1小队发现两株与众不同的无核白葡萄,在它的一根枝条上,突然发现与无核白异样的枝条,1964年他从两株无核白芽变植株上剪条育苗试验研究,1984年经石河子农学院园林系鉴定。

与此同时,还在鄯善汉墩,发现了无核白优良芽变品种大无核白,经调查研究确认其性状稳定,其特点是穗重,粒大,粒形美观,肉质松脆,爽口,风味佳,有二次结果习性,抗冻性较强。1965年在连木沁试验站定植,1977年经新疆农科院鉴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大无核白葡萄、长无核白葡萄正式通过国家鉴定,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著文报道了这一喜人成果。

李志超的第二件大事是中国葡萄基地的建立和辉煌。1955年,全地区葡萄种植面积22800亩,单产429公斤,总产15833吨。1979年鄯善县成为中国葡萄基地的那一年,葡萄总面积达66579亩,单产694公斤,总产28548吨。1999年,葡萄种植总面积达30万亩,单产1916公斤,总产38.33万吨,无论是总面积、总产量、单产都大幅度提高,目前,吐鲁番葡萄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疆的42.6%55.6%,葡萄在农业种植总面积中的百分比,也由50年代的8.6%上升到将近30%,葡萄成为吐鲁番农业的龙头大哥大

70年代他从事葡萄科研和推广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奖2项,自治区级7项,地区级5项。如选育出大无核白长无核白,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吐鲁番地区葡萄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获农业部三等奖,《葡萄冷浸快速制干技术推广》获国家星火科技进步二等奖,《葡萄干初加工新技术应用推广》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因为在葡萄领域里的特殊贡献,1981年李志超取得高级农艺师职称,19879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评为自治区优秀专家,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吐鲁番地区有突出贡献优秀工作者奖,1995年获地区拔尖人才称号,1996年取得农技推广研究员职称。

继续奉献

199060岁的他已到退休年龄,由于吐鲁番葡萄名产区,而高级人才十分紧缺,地委行署挽留了他。为葡萄奉献了一辈子的李志超不讲个人得失,继续默默奉献,一干就是8年。1998年,根据身体健康状况,他办了退休手续。然而,他虽然退休了,却经常出现在办公室或葡萄园,继续奉献不计报酬。

不论是单位还是葡农,只要有求于他,他有求必应,随叫随到,随问随答。几年来,他义务给鄯善连木沁乡试验站荒地新园300亩葡萄提供咨询服务,为吐鲁番财政局1000亩葡萄园开发建设出谋献策,为七化园艺场和托克逊县夏乡葡萄专业户刘洪田间管理进行指导,分文不取。

痴迷葡萄事业的李志超,退休后,还常常利用闲暇时间总结著书,提建议,写报告,向有关单位和领导献计献策。19994月在给地区行署的报告中,提出葡萄产业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建议在葡萄生产中科学施肥,注意氮磷钾养分平衡,要求按最小养分律原理去施肥,克服地区土壤缺钾的现状,并提出具体的施肥方法及措施。20003月,在地区离退休老干部开发大西北献计献策研究会上,李志超又一次撰文参加讨论。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李志超,2005926日,在庆祝新疆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日子里,由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率领的中央代表团三分团到吐鲁番慰问时,专门接见了李志超等先进模范代表,勉励他们继续奋斗,为吐鲁番发展作更大贡献。

(  )

                               (此文由本刊编辑作了删减,谨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