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卓著的马铃薯育种专家——记全国劳动模范青海农科院研究员叶飞校友

  • 发布日期: 2007-04-19

 

叶飞,研究员,19263月出生,河南巩义市人。195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先后供职于西北农林部、西北农科所和青海省农科院。历任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长;青海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植病学会理事、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中国农学会理事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农林牧组成员、青海省植保学会理事长、青海省环境保护科学会副会长;九三学社第八届中央委员和青海省第二、三届主任委员。

1954年开始,一直从事马铃薯病害和抗病育种研究。先后育成、推广5个高原号品种,从而使一度流行青海省的环腐病得以基本控制,马铃薯面积迅速恢复,产量大大提高。有的品种还推广到甘肃、宁夏、陕西和山东等省区。

80年代初,通过对西北、华北和西南的重点考察,分析了建国30多年来普遍出现的马铃薯“面积扩大多、单产增长少、高产作物不高产、相对变低产甚至绝对变低产”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马铃薯品种相对单一化的主张和依据。在全国农作物种子工作会议上,上述论点受到普遍关注,并在其他作物的种子与育种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80年代中期引用和实施了马铃薯的脱毒技术,提出了脱毒种薯微型化的主张。发表过有关马铃薯病害的论文、译文100多篇,编著有《马铃薯脱毒》、《马铃薯的长期贮藏》、《中国马铃薯栽培学(病害章节)》等,翻译《马铃薯育种—问题与前景》一书。

先后获得青海省科技大会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获青海省劳模称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引自《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继往开来的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