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土高原造林呕心沥血——记长期奉献陕西林业科研事业的邹年根校友

  • 发布日期: 2007-04-16

 

邹年根,1933年生于陕西省安康县。1957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林学系。19581983年在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曾任造林研究室主任、副所长。198310月任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并任中国林学会理事,陕西省林学会六届理事会理事长,陕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邹年根在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主要致力于探索黄土高原抗旱造林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黄土高原不同整地方法造林试验、黄土高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调查研究、黄土高原树木园及黄土高原树种资源搜集和树木引种试验等项目的研究,为发展我省林业科学事业和解决黄土高原林业生产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分别获全国和省科学大会奖、省和林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邹年根自1957年夏季从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毕业后,长期在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65年,当他第一次来到陕北这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看到那150200米厚的黄土层时,他异常兴奋,便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常见到的“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这副对联。是呀!这么厚的黄土层,该蕴藏着多么大的生产力啊!

黄土高原可不尽如人意。

他穿过原区,看到那平展展的土地,挺惹人喜爱的。走到它的边缘,却让人十分吃惊。雨水已经把它冲刷得豁豁牙牙。他步入丘陵沟壑区,景象更惨。这里已是沟壑纵横,悬崖绝壁,时值严冬,不见绿色的踪迹。他查阅的许多资料表明,黄土高原林木稀少,干旱缺雨,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占全国总面积38.2%的黄土高原,平均每年从地面上蚀去大致为1厘米厚的黄土,每亩坡耕地从每年流失的表土中,损失氮、磷、钾160公斤左右,使土壤肥力降低。延安19511970年的20年中,春旱年15年,夏旱年14年,不旱年只有3年,45年的干旱频率达32.3%,常是春夏连旱,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也严重影响着造林绿化的成果,造林成活率只有25%左右。白水县北辛庄林场19581962年在坊山工区营造的7000多亩榆树、椿树,保存无几。黄土高原从来就不是那么顺顺当当地向人们贡献“万物”,贡献“黄金”的。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要苗木成活,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以减少干旱对苗木生命的威胁。

他穿过高原,越过沟壑,对黄土原的地貌进行了实地调查,看到了长期水流冲刷作用和其它外营力的剥蚀作用,侵蚀、切割、破坏,使黄土高原的原面形成千沟万壑与几种不同类型的沟间地,特别是甘泉县以北,梁、峁、沟壑,到处皆是,坡度陡峻,沟谷众多,地形破碎。高原多暴雨,大部分降水由地表流失,渗入系统仅12%,地上水极为贫乏,泉水流量多小于0.5/时,沟壑切割深度一般在百米左右。用灌溉的办法,是难能解决苗木的干旱问题的,只能从利用地表水与蓄积天然降水方面下功夫。

造林绿化,量大面宽,特别是一面坡、一架山、一条沟、一个流域的大面积造林,靠端水、抬水、担水,工作量太大,难度很高。如何能“蓄住天上水,确保地下墒”,这个问题一直在邹年根的脑际回旋。1970年,陕西农科院搞“百队蹲点”,邹年根的“点”选在蒲城县张家山。他设置了4种不同方法的试验地,开展蓄水保墒造林试验,想最大限度地把降水蓄起来。在蹲点任务极为繁重的情况下,他带领10几位同志,定时取土测定水分变化,记录土壤容重,观察树木生长变化,进行物候期芽子萌动、发芽情况比较,一直坚持好几年,终于了解到不同整地方法对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造林效果有很大影响,发现水平阶、撩壕、反坡梯田的含水量最高,比鱼鳞坑高60%;在3040厘米深的土层中速效氮、磷的含量,比鱼鳞坑分别高出66%40%;保水面积占总面积的40%,在每小时降水不超过20毫米时,不会发生水土流失;刺槐的芽膨胀、芽开展、开始出叶、完全出叶等各物候期出现的日期,都比鱼鳞坑上的林木早310天,根系条数也增加了57.8%;刺槐幼林的高生长和径生长与鱼鳞坑造林的幼林相比,第二年分别高出33.3%27.4%,第三年高出44.2%38.8%,第四年高出80%56.6%

筛选出来的这种反坡梯田整地方法,很受土层深厚、坡度较缓的山地、沟壑地地区的群众欢迎,因为它比鱼鳞坑能提高造林成活率17%30%。全省黄土高原地区,19741976年采用这一方法整地达150万亩,到1986年已达1000万亩以上。淳化县19741976年营造的16万亩人工林中,有60%是采用此法整地的,使造林成活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0%以上。这一成果,受到1978年陕西省科学大会和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并出席会议。

邹年根一心扑在黄土高原造林事业上,他向往让黄土高原发挥出它应有的生产力,向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为了宣传黄土高原造林,1976年他与其他几位同志合作用两年时间编写了19万字的《黄土高原造林》一书,介绍了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改造自然面貌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对黄土高原大面积造林绿化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1980年获省林业局1978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陕西省有900多个树种,并不是每个树种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生长。每一块造林地段上的各种环境条件比如光照、热量、水分、养分都影响着林木的生长发育。每一个造林树种,只有栽植在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才能茁壮成长。为了提高黄土高原地区的造林成效,保护黄土高原的树种资源,进一步丰富这一地区造林绿化植物物种,邹年根率工作组在延安选定了一个860多亩完整的小流域,建造了黄土高原树木园。根据不同地类划分为标本区、松柏区、经济树种区、旱生树种区、栽培试验区和苗圃区。经过6年连续不断的努力,从黄土高原和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引种定植成活62155属的404乔木、灌木树种,培育了122种树木的苗木70多万株,为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提供20个绿花树种及其育苗造林技术,保存了原野生树种和优良栽培类型的种质资源,丰富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树种。这是第一个建成的黄土高原树木园,对黄土高原造林事业的发展将发挥重大作用。19869月,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林学家吴中伦研究员主持,通过了部级鉴定,认为“对本地区进一步为树木驯化及生态习性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在黄土高原树木资源搜集与引种试验研究方面,其成果居领先地位”。198811月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乾东)

 

(引自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编,《陕西科技精英》(第一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