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增团

  • 发布日期: 2020-11-05

崔增团,陕西华阴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管理总站站长、二级推广研究员,甘肃省优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先后主持完成了省部级重大项目13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地厅级一、 二、三等奖5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1篇,出版专著15部,制订农业行业标准1部、地方标准2部,获多项省部级荣誉称号。2020年,又荣获首届陇原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image.png

35年来,他的足迹遍及陇原大地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甘肃农业。多年来,他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试验示范、积极推广,探索创新出了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垄膜沟灌、耕地质量提升等先进实用的技术,为甘肃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就是我省首届“陇原最美科技工作者”,甘肃省优秀领军人才崔增团研究员。

创新节水技术 增强农业抗旱防灾能力

1986年,崔增团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甘肃工作。针对甘肃水资源分布不均、十年九旱的现状,他积极开展农业高效节水研究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他提出了甘肃中东部旱作区“集”水、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节”水、南部山区“截”水的甘肃节水农业发展思路,为农业节水找到了突破口。

2003-2005年,他和他的团队经过反复试验示范,最终探索出了“覆盖抑蒸、地膜集雨、垄沟种植、增温保墒”为一体的具有明显抗旱增产多重功效的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亩增产30%以上。尤其在大旱之年更显技术优势,为甘肃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被称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

笔者了解到,由他主持研发完成的这一技术,获得2006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如今,在甘肃年推广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并在全国北方同类地区得到了大面积应用。2009年,该技术又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这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了旱作区粮食持续增产、农民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的新路子。

image.png

作为甘肃土肥水技术的领军人才,崔增团在旱作区取得技术突破后,又在灌区探索节水农业新技术。

“由于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水分蒸发多,直接用滴灌技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把滴灌带铺到地膜下,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则更为科学,这样既防‘蒸发’,又能提高‘地温’,变‘浇地’为‘浇作物’,水和肥料的结合,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崔增团说。

经过多次试验示范,他创新提出了“膜下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垄膜沟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年推广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带着技术扶贫 夯实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自从建起这个有机肥厂,不仅让我们全家脱了贫,还带领30多个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武威市古浪县西靖镇金土地有机肥厂厂长安殿华说。2015年,帮扶古浪县西靖镇古山村的崔增团来到这里,看到牛羊粪满村道都是,就教他们用堆沤技术建起了有机肥厂。

“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崔增团站长带领我们走出机关单位,来到交通不便、干旱贫瘠的帮扶村里和贫困户同吃同住,了解乡亲们的所需所求、所急所难,想方设法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省耕管总站副科长高飞说。

2012年,省耕管总站开始定点帮扶古浪县西靖镇古山村。在入户摸底调查中,崔增团看到一贫困户因丢了1头驴而抑郁;一贫困户因病肠子常年露在外面治不好;一贫困户因儿子和儿媳车祸身亡,留下两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一贫困户做脑颅手术要花巨资……对他触动很大。于是,他想方设法游说企业捐赠,设立了“沃土帮扶基金”,为贫困户解忧愁,为困难学生筹学费。在和村两委深度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崔增团为该村提出并确立了要依靠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致富思路。

通过定点帮扶,古山村村民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全村致富羊养殖数量由原来不到1万只达到了现在的2万只以上。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粪污如何资源化利用成了他思考的问题。利用入户帮扶的机会,他经常给村民讲解牛羊粪堆沤技术,动员有头脑的村民发展富民产业。

image.png

在省耕管总站的倾心帮扶下,原村民委员会主任或者村主任安殿华和几位村民在村里建成了面积2000平方米的家畜粪污腐熟场。这不仅消纳吸收了本村的牛羊粪污,还辐射到了周边5个村庄。在崔增团的协调帮助下,村里的“金土地有机肥厂”建成了,年纯收入达30万元以上。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不仅解决了古山村畜禽粪污变废为宝的问题,还带动周边农户也建起了堆肥场,每户年收入5万到10万元。

“我们的帮扶不但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还提升了耕地地力,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通过4年的帮扶,古山村20163月实现了整村脱贫。”崔增团说。

2017年,省耕管总站又承担起了我省深度贫困地区陇南市礼县草坪乡下草川村的帮扶工作,确立了该村以养殖业和中药材种植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致富路子。确定了帮扶目标后,崔增团又积极筹措项目资金,扶持下草川村的富民产业发展。在帮扶工作中,他积极组织联系相关企业为省农业农村厅的12个帮扶贫困村筹集有机肥和配方肥2000多吨。同时,组织专家为省农业农村厅的帮扶贫困村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

中药材产业是我省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土、肥、水是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的基础保障。

image.png

2018年,作为岷县产业扶贫督导队队 长的崔增团,多次深入岷县各乡村,调查了解岷县中药材生产现状、施肥问题,提出了以岷县、宕昌、陇西等中药材大县为核心的甘肃省中药材标准化技 术生产科学施肥方案,先后争取扶持资金1600多万元,极大地支持了我省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9年,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决定在我省中药材产业连片、深度贫困县集中的岷县、宕昌、西和、礼县建设5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他组织联系我省的有机肥生产企业来到岷县、宕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中药材肥料新产品新技术“擂台赛”。

“今年,我们通过比武选肥,高效快捷地向广大药农筛选推荐一批价格低廉、提质增效、经济环保的新型肥料,助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群众用上好肥料,种出好产品。”采访中,崔增团说。

培育技术人才 促进年轻队伍快速成长

人才立本,人才兴农。多年来,崔增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着力打造一支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土肥人才队伍,为甘肃土肥水事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我们在选人上,严把进人关。从源头上确保了专业人才的质量;在用人上,严把年轻关。大胆、有目的、有重点地将年轻干部安排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关键岗位实践锻炼,让他们挑起‘急、难、险、重’的工作,提升能力水平。”崔增团说。“让刚毕业几年的研究生在单位重要岗位上挑重担,选派专业技术水平强、思想觉悟高、 正派能干、有发展潜力的年轻科技人才到贫困县乡挂职锻炼。”这是崔增团培养年轻科技人才的办法。果不其然,这些年轻科技工作者不仅获得了来自基层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多人还获得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其中,两人获得“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

在工作中,崔增团还积极鼓励年轻的科技人员努力钻研、带头创新,带领年轻团队探索出了“增”“改”“提”“防”四大沃土技术模式,试验研究出了盐碱地综合改良、秸秆还田快速腐熟、畜禽粪便资源肥料化利用、新增耕地快速培肥等“四大”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达1亿亩以上,使我省耕地地力提高了0.5个等级,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达到了亩增产50千克、亩节本增收150元的成效。

多年来,他精心指导多名年轻科技人员发表论文、编写专著。其中,有多部专著获得了各级奖励,年轻科技人员的技术职称也获得了晋升,实现了我省土肥队伍的年轻化和持续发展。通过多年的实践,他深刻认识到,技术人才培养不仅在机关,还在基层。他每年都要召开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班,亲自辅导授课,还常赴外地讲课。

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崔增团十分重视土肥水队伍体系建设和科普知识宣传。累计培训基层技术骨干1.43万人次,直接培训农民121.29万人次,培训种植大户及科技示范户4379户,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奠定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崔增团懂科技、爱科技、献身于科技。每到一个扶贫村、贫困点,不忘老本行,亲赴田间地头手把手给农户讲解土肥水等先进实用技术,帮助贫困户解决遇到的突出问题,把科研论文写在了甘肃的大地上。

(甘肃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