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彪

  • 发布日期: 2022-04-27

校友张善彪扎根农机事业三十年情怀与奉献

张善彪,我校农机专业校友、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装备系教师。2022年,他指导的《棉田棉秆残膜联合收获机——拔秆伏“魔”助棉白》项目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该项目将有效解决新疆棉花采收后的两大难题,助力新疆棉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427082900.jpg

中国棉花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棉花生产和消费国,2021年产量642.3万吨,占全球产量超1/4,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2021年产量516.1万吨,占全国产量87.3%。连续26年居全国第一,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解决就业,促进经济,维护稳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

棉花生产中两大痛点

一,残膜污染

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地膜,由于人工回收费时费力,被翻埋到地下。难降解,降解周期200-300年;分解毒素污染土壤;降低棉花出苗率和存活率;影响根系发育。

二,棉回收

缺少劳力,人工拔秆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壮处理不干净,影响下一茬种植;回收率低,产业化利用成本

张善彪的解决之道

校友张善彪一直有一个梦想,自己亲手设计制造机械,解决农田拔棉秆的难题。这个梦想从儿时萌芽,到逐步付诸行动,始终是他心中的挚爱,更是一生割舍不了的追求。

梦想来自生活。张善彪决定去西北农大学习农业机械,缘于儿时放学后做农活,身材较小的他拔棉秆特别费劲,从而萌生了制造机械代替人工的梦想。

有人说,学者须要自信,既自信,怎生夺亦不得。这种自信就是严谨务实,精益求精。从零开始,设计加工,技术攻关,10000多个日夜,4000多个参数,1200多张图纸,19项专利,记录了棉田棉秆残膜联合收获机研发的艰辛,见证了面对挫折问题敢于迎难而上的坚守,包括投入了大量人力和巨额资金。近几年,张善彪每年都要在新疆待1-3个月,棉田棉秆残膜联合收获机项目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同时,他关注的鱼类宰杀机、园林粉碎机等研究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与追梦人同行。棉田棉秆残膜联合收获机需要融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更需要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融合“给养”。学校领导、老师不断“加盟”其间,倾力给予各方面支持,助力梦想实现。张善彪表示,机械之路是一条不归路,既然已经选择了,就用毕生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义无反顾地一直走下去。

取得的成绩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不平凡的梦想,孕育不平凡的机械路。2022年,张善彪带领团队研发成功棉田棉秆残膜联合收获机样机,可以解决了棉田棉秆全量高效收获、残膜机械化回收两大难题,实现拔净率高达97%以上、断秆率控制在2%以下,较于人工效率提高了125倍以上。

敬业报国,匠心圆梦。个人的梦想必须紧跟民族复兴梦。张善彪30多年铸造农用机械梦,他坚定相信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必将锻造国民新素质,支撑强国战略,进而让我们的民族赢得更多尊重,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湖北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