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赵洪璋】

  • 发布日期: 2018-05-23

   编者按 2018年6月1日是赵洪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赵洪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毛泽东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为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感悟他的科学情怀,特刊出赵洪璋先生的先进事迹和纪念文章,同时以纪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为新时代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谱好新华章、奏好奋进曲。

  赵洪璋(1918.6.1-1994.2.7),河南淇县人,中共党员,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西北农学院教授,曾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等职。

  1940年—1941年在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工作。

  1942年—1949年在西北农学院农艺系工作。

  1949年—1952年在西北农学院实习试验场工作。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2年—1980年在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工作。

  1980年—1994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工作。

  发表《碧蚂1号小麦选育经过》《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论文10余篇。出版《作物育种学》《作物育种学通论》《陕西小麦》等著作,其中《陕西小麦》一书,是陕西省最早系统研究小麦的专著,关于小麦品种生态型的归类,是我国小麦品种生态学最好的科研论著之一。

  曾任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全国和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国家攻关项目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政府农业顾问、河南省政府农业顾问,国家科委委员,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曾获陕西省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陕西省科技精英等称号。

  先后获全国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李振声:赵洪璋院士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4月11日上午9点,当党委宣传部记者一行来到李振声院士家中时,他正在书房打印为纪念赵洪璋院士撰写的回忆文章。看到来自母校的客人,87岁的李振声院士精神矍铄,热情地请大家落座,现场为我们朗读了他撰写的《怀念赵洪璋院士》一文,并为我们讲述了赵洪璋院士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的良师益友

  “昨天得到你们要来的消息,我今天早上4点半就醒了。6点起床,就开始写这篇文章,到你们进门的时候,刚完成。” 李振声院士介绍说。“赵洪璋院士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他诞辰百年纪念日之际,我和当时在杨凌工作的同事陈漱阳、薛文江等对他表示深切的怀念!我们虽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但每当回忆起当时他指导我们进行小麦育种工作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李振声院士饱含深情地说到,在小麦育种方面,赵洪璋院士是我的老师。他在小麦育种方面的丰功伟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广为传播,名扬天下。赵洪璋老师经常说,小麦杂交育种要做到少而精,选出的杂交亲本在地里如果表现好,排名靠前,那么育种目标主客观就实现了一致,育种就算成功了。我在选育“小偃”系列品种时,就借鉴赵老师的育种方法,从组合中选出了“小偃6号”和“小偃5号”两个品种,后来发现“小偃5号”抗病性没有“小偃6号”好,于是果断停止了对“小偃5号”的推广,“小偃6号”后来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赵洪璋院士又是我的益友。我记得很清楚,文革期间正是五湖四海闹革命最热闹的时候,晚上我到赵老师家中聊天,探讨小麦育种研究的问题,一聊就到后半夜。赵老师不放心我一个人回家,一定让儿子赵柳把我送到五台山下才放心。

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

  李振声院士介绍说,赵洪璋出身河南淇县农村,深知当时农民食不果腹之苦,所以决心学农,为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做出贡献。根据毕业后工作条件,他选择了陕西关中地区主粮小麦作为研究对象,以改良品种作为突破口,凝心聚力,刻苦钻研,接连育成了“碧蚂一号”“碧蚂四号”“丰产三号”“矮丰三号”等抗病、抗逆、丰产、优质且大面积种植的新品种,其中“碧蚂一号”全国推广种植面积达9000多万亩,为关中和黄淮等北方冬麦区小麦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时关中地区的农民要为他修庙(即现在的纪念堂),表彰他对社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育种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发展

  李振声院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赵洪璋院士在小麦品种选育上的重大贡献。

  一是要在亲本的“选”与“配”上多下功夫。20世纪70 年代初,意大利小麦育种专家马里亚尼访问西农时,赵老师负责接待,我有幸参加。在讨论育种中亲本选配时,马里亚尼主张尽量多配组合;而赵老师主张要根据生态学和遗传学原理,在亲本的“选”与“配”上多下功夫,两者观点明显不同。

  二是把杂种分离第二代选择作为重中之重。赵老师常说:“杂种二代没有货,希望就不大了。” 这是他在选择杂种分离第二代的独到见解。当然对二代中植株后代的进一步选择,他也非常重视,而且在决选时,他还留有余地,即不只保留一个品系,如丰产麦就留了一、二、三号,最后大面积推广的是“丰产三号”。

  三是尽力延长推广品种的使用寿命。小麦育种中,赵老师采用良种提纯复壮,方法是“单株选、分系比(选优汰劣)、混系繁”。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育种系统。

知识分子劳模第一人

  李振声院士回忆到,20世纪50年代及以后一段时间里,赵洪璋院士的光荣称号是“赵劳模”。1956年,我调往杨凌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时,赵洪璋已经是教授和学部委员(即现在的院士),可是除学生叫他赵老师外,同辈人都称他赵劳模。为什么? 原因是他是全国知识分子中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第一人。农民要给他盖庙,知识分子称他赵劳模,用今天的话说,都是为他丰功伟绩的“点赞”。

  “赵洪璋院士人生历程,可以说是学习起步为农民,工作落足为农民,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李振声院士评价道。他特别介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赵洪璋已是年近古稀的科学家,但他仍然奔波在三秦大地,亲临指导各地生产。有一年,由于秋冬干旱,农民对麦田普遍进行了冬灌,春节前,麦田出现地表干裂情况。如不及时锄地保墒,就会形成“龟裂”,给麦苗带上“夹”,影响小麦产量。见此情况,赵洪璋心急如焚,大年三十,作为陕西省政府农业顾问组组长,他带着陕西省农科院研究员龚仁德、陕西省农业学校教授张启鹏和我乘一辆面包车,从杨凌西行到扶风县、绛帐镇等地进行考察,写成向省政府的报告建议,利用春节拜年的机会,派人送给了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建议改变“干部不过正月十五不下乡,农民不过正月十五不下田”的习惯,尽快组织农民锄地保墒。到了正月初五,在农村高音喇叭里传出了“徐山林带领政府干部下地锄地,进行麦田保墒”的消息,很快在陕西掀起了灌溉麦田锄地保墒的热潮。

李振声院士最后说,学校举办赵洪璋院士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就是希望从事小麦育种的中青年同志和学子传承赵洪璋院士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并发扬光大,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李晓春)

 

 

路明:怀念导师赵洪璋先生

 

  4月19日,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部长闫祖书带领记者专程前往北京,采访赵洪璋院士的硕士、曾任甘肃省副省长、农业部副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席的校友路明。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路明从赵洪璋院士的学术贡献,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如何传承赵洪璋院士治学精神、为乡村振兴做贡献等三个方面回忆了赵洪璋院士的一生。

赵洪璋院士的学术贡献

  路明从三个方面回顾了赵洪璋院士的学术贡献:

  1、选育了三批品种,推动了我国冬小麦产量连上三个台阶。1942年,赵洪璋利用当地广泛种植的“蚂蚱麦”“泾阳60”等品种与来自美国的品种“碧玉麦”、意大利品种“中农28”进行杂交。1948年选出了丰产抗锈的“碧蚂1-6号”6个品系;从“泾阳60”与“中农28”的杂交组合中育成了抗吸浆虫的优良品系“西农6028”,“碧蚂1号” “碧蚂4号”“西农6028”三个品种具有抗倒、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亩产150-200公斤以上,比一般品种增产15%-20%。1950年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唯独 “碧蚂1号” “碧蚂4号”和“西农6028”在关中地区表现抗病不倒、增产显著。1959年,三个品种最大种植面积达到1.1亿亩,其中“碧蚂1号”9000余万亩,创中国一个品种年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1957年,用“丹麦1号”与“西农6028”“碧蚂1号”等品种杂交。1964年选育出“丰产1、2、3号”小麦新品种。其中“丰产3号”表现突出,成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关中和黄淮冬麦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978年,上述两批4个品种均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奖。1964-1965年,赵洪璋利用矮秆多穗型材料“咸农39”本单位的早熟选系“58(18)2”和“丰产3号”组配了新的杂交组合,1970年选育出半矮秆品种“矮丰1、2、3、4号”。其中,“矮丰3号”在高产田块亩产四五百公斤以上,1980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2、创建了具有西农特色的小麦育种体系。在长期育种实践中,赵洪璋悉心钻研和总结,形成具有西农特色、精湛实用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他认为,遗传学和生态学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现代作物育种学就其基本理论体系来讲,是人工进化的科学。变异、遗传、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三大因素。进行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他认为必须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保证正确的育种方向。他坚持杂交组合少而精,精心设计亲本组合。在后代选择上,赵洪璋坚持四条原则:一是重点突破,主要育种目标是选择中必须保证的重点;二是综合选择,目标性状落实到各个生育阶段;三是系统考察,注意观察上下代的关系和表现,发挥系谱法前后参照、多代累比的优越性;四是辩证处理,不同组合既有统一标准,又有不同要求,要保持各自特色。

  3、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小麦育种队伍。赵洪璋院士先后培养了符献琼、李丕皋、于久江、于平、严威凯、许为钢、胡琳等一批研究生,其中不少人取得了卓越成就,如原西安农科所所长李丕皋研究员、河南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许为钢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辉教授等,他们继承赵洪璋院士的事业,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

“赵洪璋院士的言传身教让我终生受益”

  路明回忆说,1978年恢复高考后招收第一届研究生,那年他已经39岁了,报考赵洪璋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当时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研究生考试,学习作物科学的新知识。能录取更好,录取不上也等于更新了知识,对今后的工作也是有益的。在西北农学院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最新的科学知识,同步开展小麦遗传实验,书写论文进行答辩。除了学习科学知识以外,对赵洪璋院士优秀的科学品德和严肃的治学态度更是耳濡目染,终生受益。

  路明介绍说,赵洪璋院士是自己人生转折中最重要的一位导师,他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1958年,小麦亩产数千数万斤的呼声不绝于耳,赵洪璋院士亲自作了高产栽培试验,结果拿出一个亩产423公斤的报告,差一点被推上批判台。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把大地做课堂,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我们学习小麦遗传育种。小麦育种关键环节,赵洪璋院士都要带领他们在田间地头认真观察,累了,就在田埂上躺一躺。三是甘于寂寞,无私奉献。他大胆放手,甘为人梯,鼓励年青一代在小麦育种事业上积极探索。毕业时,当赵洪璋院士知道路明去甘肃农科院,而且从事的还是小麦育种工作时,他十分高兴,鼓励路明结合实际,把当地春小麦育种搞上去,为此还专程到兰州讲学两次。  

  按照赵洪璋院士小麦育种理论和方法,在甘肃工作期间,路明选育出“陇春8139”新品种,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硕士论文是小麦大穗遗传研究,研究表明,提高穗重的途径主要是增加小穗数和千粒重。按照这个目标,他在育种圃进行选择,最后选出了好品种。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路明改行做了行政工作。但是,他始终牢记赵洪璋院士的谆谆教导,用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做行政工作。注重调查研究,尽量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瞅准了的事情一抓到底。  

  行政工作之余,路明还开展了科学研究。先后培养了12名博士,其中一名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研究使他对农业看得更远、理解得更深刻,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农业部工作期间,路明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实施;考察了中国农业大学保护性耕作实验基地,力推保护性耕作;提出“现代农业是高效的生态农业”的观点,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农学界的认同。

  “爱土地就是爱祖国,爱土地就是爱人民。”这些朴素的思想都可追溯到赵洪璋院士对路明的影响。现在由于年龄原因,路明不能常在一线调查研究,但他仍将尽力而为,持续推动保护性耕作事业。

传承赵洪璋院士治学精神  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就如何传承赵洪璋院士治学精神,路明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培养新农村建设者,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是农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路明说,农业是一个母亲产业。只要有人类,就离不开农业,农业哺育着人类,从事农业十分光荣和自豪;农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用最前沿的生物技术知识研究和开发。农作物耕作栽培、动物饲养和管理、农业机械研发,都需要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来支撑;农业是一个生态友好产业。农作物可以净化空气,土壤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只要我们按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农业,农业和农村将是最美丽的地方。

  路明强调说,农业是让人向往的产业。所以,我非常赞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提出的“扎根杨凌”的号召。全国抓1000个特色小镇,杨凌作为农业科技小镇,在全国很有特色。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开通,小镇的优势愈发凸显出来。英国牛津大学、德国宝马汽车总部都在小镇上。希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为科教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有效的平台,一个宁静、清洁、宜居的杨凌,将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在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要大力弘扬赵洪璋院士治学精神,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农业,把现代科学知识应用到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取得更多的农业成果,涌现出更多的农业科学家,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临走时,路明向学校师生提出了殷切希望。

  路明,1939年出生,辽宁人。196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分配至陕西吴旗县农牧站工作。1978年10月考入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师从赵洪璋院士攻读硕士研究生。1982年3月获硕士学位,分配至甘肃省农科院工作。历任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甘肃省副省长、农业部副部长、民建第六届中央副主席等。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祖书带队采访并向路明赠送有关书籍

(李晓春)

 

 

庄巧生:赵洪璋院士为中国小麦育种史写下光彩夺目的篇章


1987年,赵洪璋(左三)在中国农科院与庄巧生(左一)参加汇报会

  赵洪璋教授毕生致力于我国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50余年,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小麦育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功在国家,利在人民,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重视,赢得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尊敬与爱戴。

  赵洪璋教授在我国小麦育种发展前沿不断开拓前进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国小麦育种史写下光彩夺目的篇章。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为代表的四种优良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约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当属“碧蚂1号”,它是我国有史以来适应性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1959年种植面积达9000万亩,创我国最高纪录,也是我国早期育种中通过中外品种间杂交创造小麦新品种最成功的范例。“丰产3号”的育成开拓了我国黄淮冬麦区启用西北欧极晚熟小麦种质资源的第一例,20世纪70年代最大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矮丰3号”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半矮秆品种,对推动我国小麦矮化高产育种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育成的“西农881”等品种开创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兼抗赤霉病育种成功的先例,已在陕西关中地区推广种植。这一系列开创性成果的取得,是赵洪璋教授潜心钻研、开拓进取、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的体现。

  赵洪璋教授不仅为人民奉献出一批又一批的优良小麦品种,还在长期育种实践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精湛实用的育种技术体系。他认为,生态学也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光温、水肥等生态因素不但与性状形成有密切关系,也是塑造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外部条件。育种家要以适应性为链条,将育种目标、亲本选配、后代选择、品种利用等环节贯穿起来,使育成品种的综合性状能够在性状—个体—群体—农田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显示其协调性。他强调,品种的突破首先来自育种目标的“突破”。育种目标既要全面又有主次,标准要明确、具体、恰当,指标要落实到性状及亚性状上。当地主栽品种是制定育种目标最具体的参考模板,要善于从它们身上找出当地生产条件下经常起主导作用的性状作为主要目标,并针对其主要缺点加以改造,并总结出以综合育种目标为核心,全面贯彻四条选择原则的育种策略:一是抓住重点目标,要善于确定最重要的目标性状作为重中之重,一旦明确就抓住不放;二是逐段综合选择,目标性状选择要落实到各个生育阶段,以上阶段入选材料为基础,逐段累加目标性状,既注意性状之间的协调性,又注意性状本身的时空变化;三是累代系统考虑,注意性状在上下代的关系和表现,发挥系谱法前后参照、多代累加比较的优越性;四是辩证灵活处理,不同组合既有统一标准,又有不同要求。选择时要按目标性状主次、遗传特点、代数早晚、群体大小等掌握适当强度。另外,既选品种,又留特异材料,以丰富亲本资源。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生产和科研的实践问题,是赵洪璋教授的一贯作风。在“碧蚂1号”的试种示范中,他经常向老农请教种庄稼技术,征询生产用种意见,并同他们一起种试验田,从中得到许多教益。他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开门见山、讲求实效,群众也乐于和他交朋友。他实事求是、敢讲真话、刚正不阿、与人为善,而且矢志不渝。在评价和推荐生产品种时,不论是谁家品种,只要经过试验和实地考察,凡是表现突出的,他就竭力推荐,发现不足时也明确指出;对自己的品种则更加严格要求,优点说透,缺点讲明,让群众在实践中自己做出评定。群众深有感融地说:“听了赵洪璋教授的话,种他的品种尽可放心。”不论总结工作还是参加会议,他总是在反复了解实际情况之后,主客观都讲,优缺点全说,生动活泼,不拘一格。他常说:“按科学办事,凭事实讲话,上不瞒领导,下不骗群众,这是为人做事的起码准则。”

  我和赵洪璋教授是同龄人,又都是搞小麦育种的同行。1950年第一次条锈病大流行时,在全国小麦锈病防治会议上初次相识以来,彼此在业务上接触逐渐增多,相互了解切磋也日见加深,对于他从碧蚂1号“一鸣惊人”以后,小麦育种工作蒸蒸日上,成效卓著,一直到晚年孜孜不倦,力求在关中地区育成能兼抗赤霉病的新品种等发展历程和业绩,历历在目,甚为敬佩。

  “六五”以来,在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课题活动中,我曾多次在会上会下与赵洪璋教授共商全国小麦育种大事,对他的为人处事更有亲身体会。他十分关心集体事业,对协作攻关寄以厚望,一再呼吁专业协作,倡导开放育种,鼓励材料交流,强调技术革新,并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先导,语重心长,感人腑肺。

  作者简介:庄巧生,遗传育种学家,1916年8月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先后育成中苏68、华北187、北京8号、北京10号、12057、丰抗8号、丰抗2号、丰抗13号、北京837、北京841等20多个冬小麦良种并在华北地区推广,取得显著增产效果。

  注:本文根据庄巧生院士1996年为《赵洪璋教授生平》一书序言整理

(李晓春)

 

 

没有赵老师 就没有我的今天

——访西安市农业研究所原所长、赵洪璋院士学生李丕皋研究员

1974年,赵洪璋院士(左二)与耿志训教授在李丕皋试验地指导小麦育种

  4月9日,当记者如约来到西安市农业研究所前任所长、赵洪璋院士第一个研究生李丕皋家中时,老人专门到楼下接我们。在狭小的客厅,81岁的李丕皋深情回忆了跟随赵洪璋院士学习工作的往事,深情再现了赵洪璋院士追求创新的小麦育种思想和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浓郁师生情。

  追求创新的育种思想

  “赵洪璋教授能相继育成‘碧蚂1号’和‘丰产3 号’,就在于他的创新。创新,使他在解放前就大胆地抓住了碧玉麦与蚂蚱麦杂交,育成了誉满中华的‘碧蚂1号’;创新,使他在20世纪50、60年代不膜拜‘老大哥’,育成了震动全国的‘丰产3 号’;创新,使他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小麦育种理论体系,成为公认的学术权威;创新,使他在育种中自我完善,学术与年龄作反向运动,成为永葆思想青春的老科学家。”李丕皋连用四个创新,对赵洪璋院士的育种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

  李丕皋表示,小麦育种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小麦育种家应有哲学家的思维,不仅要善于分析,更要善于概括和综合;应有幻想家的想象,不仅能升华现存的小麦类型,而且能臆构未来的品种类型;应有军事家的果断,应选的选得下,应舍的舍得去;应有新闻记者的敏感,见微知著,抓住稀有的材料不放,发现罕有的育种现象,穷追不舍;应有战略家的眼光,超前部署未来,纵横当代潜因,居高俯瞰,经纬有序。正是赵洪璋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创立的独具一格的小麦育种学术理论,让老师连续培育出了适应当时生产实际的三批划时代品种,推动我国小麦生产上了三个台阶,为我国农业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赵洪璋可谓小麦育种界的奇才、天才、怪才。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学校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胸怀社稷、情系三农、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

  “学术思想和实干精神激励我不断前行”

  李丕皋回忆说,1963年,赵洪璋老师招收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很多,赵老师从4名高分考生中选了他,就是因为他的专业课答得好、答得活,有幸成为赵老师的第一个研究生。因为文革延长学制,赵老师手把手教了他四年,赵老师的学术思想、实干精神深深影响和激励他在小麦育种领域勇于探索,不断前行。

  李丕皋回忆道:“赵洪璋老师说,育种家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特别要注重育种原始材料选择,在小麦苗期、中期、拔节期乃至成熟期,应有不同标准选择,只有选好原材料,才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培育出优良品种。为了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活,遇到刮大风、下大雨的极端天气,赵老师一定要让我们到地里,认真观察记载小麦在极端天气下反应,熟悉小麦品性。冬天再冷再冻,要求我们用手指点住小麦分蘖中心,了解越冬情况。” 1973年,为了小麦育种事业,李丕皋从西安市终南五七干校副校长任上调回西安市农业研究所,与妻子封如敏一起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赵洪璋老师几乎每年都来西安,到我的育种地里手把手教我和妻子,还给我们写过很多信,讨论内容从小麦育种乃至做人做事,我们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师生,更是情谊深厚的父子关系。” 李丕皋回忆道。

  在赵老师的鼓励帮助下,1972 年,李丕皋和妻子封如敏发现并培育成功小麦新矮源“矮变一号”。1979 年,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小麦特异材料“小麦返白系”。1981年,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西安八号”连续推广十余年,年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获农业部科技二等奖。1992年育成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多粒穗分枝小麦-分33”。李丕皋还多次应邀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讲学。

  “能够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一点成就,这都得益于赵老师的培养教育。可以说,没有赵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谈起恩师赵洪璋,李丕皋抑制不住他的激动。

  听说学校正在收集赵洪璋院士的有关资料,忙于搬家的李丕皋为了找出赵老师与他的来往信件,专门跑到自己的老住处,和老伴翻了几天,整理出几袋子的信件,带回现在的住所。老伴白天挑,儿子晚上挑,他自己一一过目,翻了整整四天,终于找出来赵老师写给自己的四封信,作为对母校纪念赵洪璋院士百年诞辰的珍贵礼物。

得知学校将隆重举行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李丕皋很激动。临走时,他再三叮嘱我们:“赵洪璋院士是国宝级的大科学家,希望学校进一步总结赵老师的育种理论和实践贡献,继承赵洪璋院士学术思想并发扬广大,注重小麦育种创新团队培养,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成绩。”   (李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