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驻心中的西农地标——三号教学楼

  • 发布日期: 2022-05-23

当人们谈论一座城市或去旅游观光时,首先会想到的是那里的地标建筑,如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塔、西安的钟楼等。成为地标建筑除必须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位于城市中心等特征外,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还应是它的历史以及发生在这里的诸多故事。一座城市如此,对一所大学而言,同样如此。

西农的地标建筑,毫无争议地属于三号教学楼。这座位于校园中心建筑风格独特的七层大楼,见证了学校成立近90年来许多历史大事,在它的周围,发生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历史故事。

308fcfb9dd337d577e9f91eb91873c5.jp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陕西省武功县西塬张家岗村旁,平地建起了一座气势磅礴的七层高楼。其于1934年4月20日奠基始建,至1936年落成,是西北农学院解放前唯一一座高楼。直到1953年西安人民大厦大楼建成前,一直雄居西北第一高楼。当年建楼时,在此楼的东南墙角处镶有一块奠基石碑,该碑奠定了当时西北第一高楼坚实基础,也奠定了西北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的深厚基础。可惜“文革”期间毁损,踪迹难觅。为弥补憾事,彰显校史,缅怀先贤,弘扬传统,学校议定参照史料选用戴传贤先生遗笔树碑勒文,以供后学瞻仰,此举得到西安校友会的同声响应,并参与筹建且捐资以助。于2014年4月20日学校建校八十周年时,于该楼东门外建一小广场,重立此碑,碑文上书:“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十六个大字,说明了“重农固国,安民为基”乃建此楼之使命。因为当时建此楼时,国家正处内忧外患,日寇步步入侵,干旱灾荒连连,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许多社会贤达及知名人士,发出了“建设西北”“开发西北”“兴学兴农”的呼吁,要在“中国旧文化发源地建立中国新文化”,发展西北教育事业,育才兴国。此楼现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除担负培育英才、兴学兴农的神圣使命外,在它身上还曾发生过下面两个重要事件。

(一)抗战时期曾召开过一次对日抗战军事会议

1938年,艰难的全面抗战进入到了第二年,该年12月19日至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我国对日抗战的紧要关头,曾在此楼内召开了一次秘密军事会议(后称“武功军事会议”)。会议由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主持,分析检讨对日作战以来的种种问题,听取各部队的作战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商讨如何实施全面对日作战策略。这是一次既鼓舞士气,更是提高抗战信心的会议。蒋介石曾评价此次会议,认为其收效不亚于“南岳会议”。由于此次会议召开,致日本飞机对此楼多次进行狂轰滥炸,多间教室被炸毁,墙上多处留有弹痕,记录下敌人的凶残和民族经受的伤痛。每当人们走到这座楼前,看到墙上的弹痕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激起民族的仇恨和爱国的热情。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这座大楼就是历史的见证。

(二)宣传抗日及收听来自延安“新华社”广播的声音

在该楼三层西北角,有一个小礼堂。礼堂布置有300个座位,如果加上站者,可容纳400余人。平时是供学生集会和文艺演出及学生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聆听院长、老师的教诲和毕业临别赠言。战时它是宣传的阵地,传播革命种子的地方。抗战期间,师生们在这里演出各种题材的戏剧、歌剧,如“放下你的鞭子”“在松花江上”及大型歌唱会如“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以鼓舞抗日士气,英勇杀敌。解放战争年代,为了宣传解放的胜利消息、全国革命斗争的形势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从1947年冬季起,西农地下党开始秘密组织师生在这个礼堂里收听延安“新华社”广播。最初是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用收音机收听文艺节目然后转向收听新华社广播。由于这一活动极大地吸引了进步学生,便由开始阶段的秘密不定时收听逐渐变为每晚定时收听。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解放军的节节胜利,收听“新华社”广播遂变成了公开收听,且听众愈来愈多,以致挤满了整个礼堂。当然,收听广播也会时不时地受到校内国民党顽固派成员的骚扰和破坏,所以,收听者常常会像捉迷藏似的和他们斗智斗勇,变换不同方式。无论他们怎样阻止和骚扰,总挡不住人们对革命的情怀和收听革命声音的强烈愿望,以及殷切盼望早日到来的新中国的曙光。

                        作者:杨松甫

编辑:张粉婵

终审:薛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