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西农

  • 发布日期: 2020-03-18

元旦前夕的一个晚上,我边走边拍照今非昔比的西农路上醉人夜景:熙攘的人群,亮化的道路如两串夜明珠……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我却温暖地回忆起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五--那个仲秋夜晚。我们一群南阳老乡在杨凌老街游玩,每人轮流站在一台体重计,一个中年妇女用陕西话一次次地报出身高和体重数量。也是在西农路,偶遇一位洛阳河南老乡开的饭店,好客老板围坐在一起,吃了一小口月饼,拉起了家常,陪着大家共渡仲秋节。结账时对服务员说:“算便宜一点。”减免了十几块钱。那个夜晚太美好了,对于我这个新生,老乡们用最大的热情拥抱。

思绪如潮,冲开了闸门,梦回到了二十三年前……

)M]20Y{(AXKZZZ}XDH8`6{K.png

西农校园内素来传承着良好的欢迎新生规矩。老乡帮新生搬运行李,学院组织师姐带领大家游览3号教学楼、昆虫博物馆、图书馆,几乎是导游级别解说。在操场边的戏台上,举行迎接新生联欢会,一位帅哥唱出如同电视一样声音《新鸳鸯蝴蝶梦》,一个小女生唱着:“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西农校园面积之大到无法形容。总是一路小跑着,一路欢笑着找教室,气喘嘘嘘地赶到下节课时间点。老师对学生都很热情:特别是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电工学任课老师,循循教导知识,温而不愠。无论大家来自何方,教职工都尊称我们“状元”、“大学生”,整个杨陵镇上的人们都很尊敬那个时代的大学生,知识分子那时总被朴实的人们崇拜,告别了十年寒窗,我们犹如来到了桃花园。

零碎的幸福时光总不时地浮现在眼前。晚自习后,几个农村大娘从校园后门进来,拎着一锅香喷喷面条,到每个宿舍门前喊:“面条!面条!”3元一大碗。元旦跨年夜里,学校给每人发3元餐票。辅导员拎着橘子来看望已快睡熟了的大家。在美丽如画校园风光里拍下了数不清的合影相片……

不过,白天看到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3号教学楼依然矗立在中轴线最前面--古朴典雅,主宰着西农灵魂。5号教学楼默默地站在身后,经历了风风雨雨,更加破旧,甚至有些落寞。现在学生几乎忘记了她的存在,鲜有人出入。我走进去,暖色楼梯扶手如母亲双眼,湿湿地望着归来的我。那年在这里学习电工学。

图书馆如故营造着校园里学习氛围。前面宽大草坪上,三三两两学生或坐着或站着看书。常举办欢送毕业生音乐会和篝火晚会的露天舞厅找不到了,平房宿舍也消失了,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取而代之。沿着记忆中上课时所走的水泥路,惊喜地发现7号宿舍楼还在!我依稀记得曾住过房间号是7224。只不过现在已变成了研究生宿舍,安装了门禁,无法进去重温旧梦。粉色5号女生宿舍楼依然温情地亭亭玉立站在后面,这里曾是男生们心中的女神。再往右边看过去,第三,四灶原地不动,没有任何变化。

不甘心只发现这些。苦苦地思索那年发生的一件件小事,沿着食堂这条老路往外走,应该会有些故事展开。终于,远远地,那个打开水的开水房向我招手!当年总能在这里遇到心慕女生,向她们行注目礼。迅速判断出右边两个是当年的阶梯教室:一个常用来上课,另一个常举行校园内关注度很高的唱歌比赛。在曾经热闹非凡的西农图片社,幸运地遇到一位同龄的学校职工--他在校园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原来给葡萄酒学院酿制葡萄酒,现在干起了快递。我们一起聊起了校园变化:只有这条道没变化,其他的都变了,还有照相老侯、杨陵电影院的拆迁。最后注视着我说:“你要是当上公务员,现在起码是处长了,一定要在杨陵住上几天。”无不流露出对走出这个校园的学生诚恳眷恋。

打电话给几个同学,报告校园快变得认不出来了。他们都说:“20年了,肯定会变。”看来,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流恋毕业时的西农,永恒的西农。

自从离开校园后,如同笼子里的鸟儿飞向自然,又犹如一叶扁舟漂浮在生活中的浩瀚大海,随波逐流。挥霍掉了大把人生机会!迷失在纷扰的世界里!时间如梭,转眼到了人生修复年龄。

忽然间想起了母校。重温西农,三号楼钟声和当年别离时老师的热切眼神,恰似航海中灯塔,依旧照亮着前行方向。承载着我们欢乐的校园虽然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淹没在岁月里。我亦变得年迈体弱。但,仍然是人生的导师,一点没变。

1996届机专二班  

陈书敏

202022日完笔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