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杨凌记忆

  • 发布日期: 2021-12-22

刘泉,笔名白水。1989年12月生,陕西省洋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牧医2012届毕业,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汉中日报社。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农民诗歌协会会员、洋县作协会员。热爱文艺,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写作,有多篇散文发表于《读书村》、《文学陕军》《洋县作家协会》等平台。

微信图片_20211222085603.png

时光有痕、岁月留声,逝去的记忆总是让人难忘、回味。

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我在关中平原腹地--杨凌,度过了难忘的大学生活。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转眼间,我已离开校园近十年。十年匆匆而过,十年惊鸿一瞥,然而那段深藏内心的记忆却永不磨灭,无论何时回味起来总是那么愈久弥香。

杨凌位于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85公里,西距宝鸡90公里,介于西安和宝鸡之间。东连武功县大庄镇,西接扶风县绛帐镇,南与周至县隔渭河相望,北依湋河与扶风县杏林镇相邻,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所在地。

杨凌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116世纪为有邰氏部落故地。据《史记·周本记》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在邰城,也就是杨凌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故早在4000多年前,杨凌即成为中国农业发祥地。20世纪末,设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来,杨凌凭借其悠久的农耕文明和独特的自然禀赋,逐渐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农业硅谷”,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历史上杨凌的行政归属频繁变动,尤其是近代。新中国成立后杨凌经历了镇、公社、特区、再到区;归属上由宝鸡到咸阳,再到如今的省直属示范区。我读大学时,令我和同学们疑惑的地方有三:其一,官方称之为杨凌,然而车票上却是杨陵。其二,对外称之为陕西杨凌示范区,然而通讯地址却是“咸阳市杨凌区”;其三,行政归属为咸阳,但我们的电话号码却显示归属地为西安。以上三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一直没搞清楚这其中的缘由。以至于同学们曾自嘲杨凌是“三不管地区”。后来毕业时才知道,杨凌最初因境内隋文帝杨坚陵墓而得名,是杨陵;后来成立示范区后,为了吸引投资者,将“杨陵”改为“杨凌”,寓意壮志凌云。

微信图片_20211222085534.jpg

一座大学造就的城市

数千年来,杨凌一直是一个小镇,属武功县管辖。1934年,在国民党元老、著名教育家于右任先生和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力挽狂澜下,西农的前身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此设立,这座小镇从此进入世人的视角,拉开进入现代化大都市的序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以及周尧、朱显谟、赵洪璋、李振岐等这些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教授学者而闻名于世。学校悉心培养的农业人才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着西农人的智慧。而一座大学造就一座城市的轶事,至今仍被世人津津乐道。

选择在杨凌建校,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杨凌为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四千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可谓有渊源、有历史;二是杨凌这地方虽然不大,却很有特点:呈现三台阶地貌。最南边渭河岸,属于河滩湿地特征;中间部分,属于平原地貌;往北,再上一个台阶,属于塬上地貌。湿地、平原、旱塬,有利于各类农作物实验。正是基于这些因素,二位先贤将学校建在了杨凌。随着西农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它科研机构也陆续成立,还有随之而来的数千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杨凌被老百姓称之为“农科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杨凌已是一座现代化都市。

2008年夏天,我有幸成为西农的一员,从此便和这座城市结下了无尽的缘分。

西农的校园

至今,还记得初到杨凌的那个下午,火辣辣的阳光照射在北校区的梧桐树上,折射出点点斑驳。我和父亲提着沉重的行李走在校园的通幽小径上,凉爽惬意、满目绿色。我好奇地四处张望,路上随处可见手提行囊,肩背书包的莘莘学子,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期待。

位于西农路尽头,五台山上的北校区是西农的老校区。校园里最古老的建筑,也是西农象征的“三号楼”,静静的屹立在绿树掩映中,古朴的造型、青黑色的墙砖以及东墙上那一个个子弹孔,无声的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每天都有学生在这座楼里学习,每年夏天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们此拍照,他们用镜头定格着自己对母校最难忘的回忆,

在所有西农人的心中,三号楼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神圣的殿堂。三号楼后面依次是五号楼、图书馆、八号楼,它们整齐的排列着,从空中俯瞰,如同一颗颗珍珠串在校园的中轴线上。古老与现代的鲜明对比,清晰展现了母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微信图片_20211222085546.jpg

每天早晚行走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我的内心平静而充实,是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感慨,更是对未来的遐想。所以尽管已离开校园多年,但梦里依然会常常浮现出校园里那些弯曲、悠长的树荫的小道,总想再去走一走,然而总也没有机会。

校园里一年四季所呈现出来的色彩斑斓,如同一个五彩画轴,为你栩栩展开。春季,嫩芽吐绿,花蕾待放,迎春花和樱花的相继开放预示着春天来了;夏季,草叶滴翠,五彩缤纷,校园里碧绿如茵,满园的绿色给学子们带来了少许清凉;秋季,金色满园,落叶纷飞,银杏树下的满地金黄,成为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们拍照读书的好去处;冬季,白雪皑皑,瑞雪丰年,让那些来自南方的学子们在他乡感受雪的银装素裹。

难忘的校园生活

大学四年,最难忘就是那些发生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那些日常生活中所难忘的趣事。

南、北校区里,每个教学楼的自习室里总有那些通宵夜读,奋笔疾书的学子们;图书馆的自习室里每天座无虚席;操场上早晚都有的跑步达人,还有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运动健将们。手牵手漫步在校园里的情侣们,温馨的画面永远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周末北校区的交际舞厅里,衣着时尚、挥洒自如的帅哥美女们,挥洒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在汉中工作的这些年里,我经常会去理工大学的校园里走一走,有时还会在食堂吃顿饭,再深切地感受一下年轻的朝气和芳华的美好。

我上学时,智能手机还没有现在先进。刚上学不久的我,会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写信。那时南、北校的宿舍楼下,还设有很多蓝色IC电话亭,每天都会有学生在里插卡打电话,有给家里报平安的,有打给朋友的,还有小情侣煲电话粥的。后来,随着智能手机使用功能的不断升级,我毕业时适逢校园改造,这些电话亭纷纷被拆除,但那些年打电话的一幕幕,却犹如干涸的土地上下了一场雨,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如今,抽屉里仍然保存着几张用过的IC电话卡,它们见证了那段青葱岁月。

我喜欢写信,有写信的习惯。上学时,虽然已经有了手机、QQ这些现代通信工具,但我还是喜欢写信。上学的前二年,我先后给老师、同学都写过信,有的回了我,有的没有回,但每一次收到那一封封盖着邮戳的回信时,我的内心还是十分的惊喜。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信,认真的读着每一个字,读着这些带有温度、带有关心、带有感情的文字时,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现如今,人们早已不写信了,但那些年里我收到过的所有回信,至今仍然完整的保存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信件大都已变黄,但它记录了人生的一段岁月。如今,那些曾经写信的人大多已不再联系,很多人注定只能是生命中的过客。

我们宿舍有六个人,一个甘肃、二个榆林、一个西安、一个咸阳、二个陕南中一个安康的,还有来自汉中的我。四年来,我们总体来说相处的不错,虽然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难免有矛盾,有冲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过往早已化为烟云消失殆尽。那时候,我们每天一起吃饭、上课、上自习,一起在校园的林荫里晨读,也曾在校园的操场上疯狂嬉戏打闹,还经常在周末出去上通宵网。男生宿舍少不了有关美女和美食的话题,更少不了“撩妹”。平时上课之余,同学们还会去逛街、夜跑等活动。节假日、周末闲暇的时光,宿舍的兄弟们也会集资出去吃顿好的,打打牙祭。

大学期间留下的唯一遗憾是,住了四年的我们竟然没有一张合影。如今,大家各奔东西,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前途奔波着,毕业后再也没见过。时光飞逝,很多记忆早已淹没在时光的长河里,但永不消失的是我们四年的友情。

在杨凌的四年,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太多的不舍、还有太多的点滴……

微信图片_20211222085551.jpg

杨凌火车站的变迁

火车站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杨凌也不例外。始建于1936年的“武功车站”一直是杨凌的地标和门户。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演绎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这座车站,是西农学子们大学生活的起点,也是他们离开杨凌的终点。对于西农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座车站,更饱含了太多的回忆。

杨凌火车站的北站台上,至今还保留着由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题写的“武功车站”的石碑,1982年“武功车站”正式改名为“杨陵镇车站”。据老校友们回忆,那时候火车站旁边没有啥建筑物,没有绿化草地,没有高楼。车站就是一排四间半低矮的房子,两扇窗户,墙壁斑驳,大门刚刚够两个人并排出入,三五张木排椅,两个售票窗口。我入学的前二年,2006年8月1日杨凌新火车站建成,位于渭惠路北,陇海铁路南侧,杨凌汽车站东侧,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隔路相望。新车站外观设计极具现代气息,表达了“扬帆远航”的深刻寓意。在杨凌上学期间,我由此去西安,回汉中;由此踏上去北京实习的路,这座车站留下了我无数的足迹。

2008年8月31日,我第一次由此踏上杨凌的土地,从此在这里开启了大学生活。四年后的2012年6月30日,我由此离开杨凌,从此正式告别校园。四年前我是由父亲陪伴着一起来的,四年后则是孤身一人离开,此时我已不是当年那个少年,而父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人世,这座车站承载了我生命中的许多记忆。

我毕业后的第二年,2013年12月28日杨凌高铁南站正式投入使用;高铁站位于揉谷镇法禧村,与西宝客运专线同时投入使用,并入徐兰高速铁路,标志着杨凌正式迎来“高铁”时代。从此师弟师妹们可以由此直通祖国的天南海北,上学回家的路更顺畅了,而我则再也没有踏上过杨凌的土地。

杨凌的街道

在杨凌上学时,除了日常活动校园,杨凌的街道也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周末,闲暇之余我和室友们经常会去杨凌的街上转悠,不一定买东西,更多的是闲逛。

记忆中杨凌的街道很小、很旧,和老家的县城差不多。至今仍记忆着的有西农路、长青路、康乐路、渭惠路这些离学校较近的地方,以及相对较远的邰城路、水运中心等。街道上没有现代化高楼大厦,两边大多是农房。街上也没有什么高档商店,开的最多的店铺就是服务业、餐饮业。记不清是长青路还是康乐路上有一个较大的商场,主要是买衣服以及日用品,买的货物也都是没有过高品牌和档次的日用百货,不过这些对于我们这穷学生来说已经足够了。

那时的杨凌街道上车辆很少,也没有那么多的行人,平时显得很安静。到了每年寒、暑假期间,由于学生纷纷返家,街道上的行人可谓寥寥无几,商户便会关门歇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杨凌的经济有一半是西农人支撑起来的。

离学校三公里的杨凌国际会展中心,是每年举办农高会的地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杨凌新城区,让这座小城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这里有许多高档小区、酒店,还有高档饭馆。平常很少来这里,四年间来这里的次数屈指可数。

如今,我毕业离开杨凌9年了,但杨凌大街小巷的街景我却清晰的记得。我离开的这些年里,杨凌的街道想必早已不是过去那般模样了吧,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回去看看。吃一次杨凌的美食,感受杨凌现代化都市的气息。

微信图片_20211222085555.jpg

杨凌的美食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把“吃”的文化发展到了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地,而杨凌人更是把“面食”发挥到了极致。一碗面粉,在他们手里瞬间就能变成一道道美食。

在杨凌求学的几年间,吃的最多的就是面食。如蘸水面、旗花面、油泼面等,当然还有臊子面、肉夹馍这些风味独特、口味各一的特色美食,由面粉做成的一道道美食不仅仅是填饱饥肠辘辘的肠胃,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无数西农学子共同的记忆和情怀。

我是汉中人,每次放假回家,下车后迫不及待的不是回家,而是先来一碗热面皮;同样,在杨凌生活久了的同学们下车后先喋一碗面。

蘸水面又称裤带面,一条面二两重,宽度三至五公分,一米多长形似裤带,因而得名裤带面,为陕西名吃“关中八大怪”之首。因“汤汁适中、油而不腻、筋而不硬、香而不浓、蘸而不淡、光滑爽口”而久负盛名。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蘸水面醋酸、辣子红、蒜泥香、汤汁鲜、面筋光。吃时将盆里的白面拉到碗里的汤中,带上调味再下口。吃起来,一头在碗里一头在嘴里。蘸水面论根来卖也是一大特色,一般人也就吃两三根。下面时,菜和面一起下锅,什么绿菜都可以。煮好的青菜、茼蒿、苜蓿或是豇豆,蘸在泼了蒜和辣椒油的西红柿鸡蛋汤里,极入味。走在杨凌的街道上,看见最多的面馆就是“杨凌蘸水面”。

旗花面又称奇花面,因它所用的鸡蛋饼、葱花、海带丝、黄花菜等都切成菱形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旗花面的特点是,煎、稀、汪、清、细、软,把鸡蛋花、葱花、黄花、笋丝、海带丝、鸡肉丝置于汤上,再加上各种调料,保持味清、面软、汤浓、醋酸。那酸酸辣辣是时间的味道、杨凌的味道。

至于油泼面那就不用说了,有点类似汉中人吃的炝锅面,面煮开后捞出,放上葱花以及各种调料,然后泼上热油,随着滋啦、滋啦的响声,浓郁的香味便四散开来。在杨凌无论什么时候,吃上一碗美美的油泼面,肠胃总是那么舒服,那么满足。

几十年来,一波又一波的西农人,在杨凌这片热土上来来去去,他们在蘸水面的悠长中憧憬着未来,在旗花面的清香中坚守着学业,在油泼面的麻辣中回望过去。行天下路,吃天下食,毕业后的西农人无论奔向何处,但从未忘却的是那些年吃过的那些面食。这些一汤一面、一菜一粥,无不是西农办学理念“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写照。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面食就是杨凌的味道,也是杨凌的情怀,杨凌的面食是时光千变万化凝练的精华。

难忘农高会

一年一次的农高会是这座城市最热闹、最隆重的盛会。尽管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但对于西农人、杨凌及其周边的人来说却是比过年还要期待。

农高会是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商务部、农业部等17个部委与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农耕圣地杨凌举办的高新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于1994年11月举办了第一届,并规定形成惯例,每年11月5日至9日在杨凌定期举行,每次为期5-10天。是我国农业高新科技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展会,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高会”已成为与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上海工博会齐名的中国四大科技展会之一。

农高会开始前几天,杨凌人便沸腾起来,展馆周围的街道上张灯结彩,红旗高挂,全城营造出一片节日的喜庆。等到正式开展的这一天,街道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有卖树苗、小吃、百货、农资、古玩,以及平常少见到的稀奇古怪的东西。还有耍猴的、唱秦腔的文艺表演。而展会上的各大展馆里,则摆满了各种高科技农特产品,有从太空回来的超级南瓜、方形的西瓜、紫色的玉米、草莓花束、迷你玫瑰、葡萄酒桶、多肉花架、五彩玉米、花卉组合、秦岭生态缸……各式新奇新鲜的现代农业成果让人目不暇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农林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远道而来的企业家、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现代化农业科技,让人大饱眼福。

农高会在杨凌举办期间,西农人成了当仁不让的服务主力,热情的服务着世界各地八方来客。当然,农高会的便利,也让西农的农业科技产品走入农户、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如小麦、西瓜、苹果等优良品种造福着世界各地人民。每天从早到晚,街头巷尾人山人海,尤其是最后2天恰逢周末,西农人几乎都会去会场参观。

从2008年开始,我连续参加了四届农高会,每一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今日,每年农高会期间我会从网上回味那些年的记忆,遗憾的是毕业后至今我再没有参加过农高会,只能从校友们的朋友圈、从网络上,感受和怀念那些年我参加过的盛会。

微信图片_20211222085559.jpg

那些恩重如山的师友们

在杨凌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这座小城对我来说不仅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更重要是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改变我人生命运的人。

导师辛亚平教授、张红亮教授、以及许许多多关心帮助过我的人。他们不但在学业上,竭诚教导鼓励我,在生活中也关心着我。我的挚友、安康小伙陈元益,每一次在我人生陷入困境时,总是第一时间想方设法帮我解决问题,渡过难关。还有我的师姐茹彩霞,在我人生的窘迫时刻,尚未谋面的她及时帮我解决了生存危机。我的生命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变得愈发精彩,我的人生道路因为他们而一帆风顺。

毕业后,虽然再也没有回去过,但我和这座城市的缘分依然继续。这些年来,我通过网络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校友,他们有的还在学校读书,有的已经是各条战线上的精英代表,在和他们的联系中,我始终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始终和母校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如今,我已离开杨凌、离开母校将近10年,回想起曾经在杨凌渡过的那些时光,一切似远去的梦幻般的迷离,许多往事在眼前渐渐模糊。让人不得不相信缘分和宿命,但无论如何我都感谢那些曾经走入我们生命中的人和事,是他们丰富了我的记忆与人生经历。

我毕业这10年里,祖国的现代化进程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技大发展引领时代前行。有着农业硅谷之称的杨凌,引领着中国农业前进的方向,永远的走在时代前列;“农业”这个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古老文明,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关心下,杨凌跟着祖国一道,经历了快速的飞越,实现了蜕变。

这些年里,我虽然再也没有回去过,但和校友们的联系中,从网络媒体中,从校友们的朋友圈中,我看到了杨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渴望着再回一次杨凌,再回一次母校。再看一次杨凌的街道,吃一顿母校的饭菜,再漫步在母校的校园里,去寻找珍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和记忆。

秋风吹过树梢,落叶满地纷飞,我怀念在杨凌度过的岁月,同时更感恩这座城市留给我的:那些喜悦、那些收获、还有那些人、那些事。在杨凌经历过的岁月,终究已成为历史渐行渐远,只剩下遥远的回忆,但那段岁月、那段经历却永远不会忘记。

我期待着与杨凌的再次相遇!(12届动医校友刘泉)